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秦國的官定標準字體。參見「小篆」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漢字書體。參見「篆書」條。如:「大篆」、「小篆」。
2.尊稱他人的名字。如:「臺篆」、「雅篆」。
3.印信。如:「接篆」。
1.用篆體字書寫。《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李華傳》:「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爭模寫之,號為『四絕碑』。」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一:「君恩彀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2.刻鏤、銘刻。如:「篆刻」。《聊齋志異.卷二.阿寶》:「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異類,姻好何可復圓?」
小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秦統一天下後,因各國語言文字互異,始皇為使文字規範化,遂令丞相李斯等人,在大篆的基礎上,加以省改,頒行全國成為官定的標準字體。小篆字體較大篆字體簡化、整齊。今存於世的秦泰山、瑯琊臺兩塊殘石,稍可見小篆風貌。也稱為「秦篆」。
璽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璽文古璽文與六國古文十分相近,是古文之一種。古璽文字形體富於變化,有些字頗難辨識。《古璽文編》專門收錄這種文字。小篆指秦始皇時命李斯等人實行 " 書同文字 ", 以秦篆爲基礎 , 統一六國文字 , 而 出現的一種簡化的規範化的文字。小篆的傳古悻品 , 以《泰山刻石》、《琅呀刻石》和 盲人摹寫的《峰山碑》爲代表。無論是甲骨卡辭 , 還是金文大篆 , 均出於民間能工巧匠之手 , 他們 無心于書而成書 , 不曾留下姓名。沒 想到無意插柳柳成蔭 , 這些無名書家的創造 , 後來竟繁衍子孫般地發展成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
超然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蘇軾於神宗熙寧七年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縣)北城上修建的樓臺。由其弟蘇轍題名為「超然」,臺中刻有秦篆,臺上建有山堂。
胡母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曾任秦朝太史公。作〈博學篇〉七章,文字多採〈史籀篇〉,然結構略異,稱為「秦篆」,即後人所稱的小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