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17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稚兒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日本早期的民俗舞蹈。流行於中世紀末期至近代初期之民間舞蹈。為年輕女子或少女所跳的歌舞之一種。慶長八年(1603)《歌舞伎踊》一詞未出現前,為女童舞蹈團體的一個過渡期名詞,是《歌舞伎踊》之前身。後被融入為女歌舞伎類型舞蹈中。另由少女所跳支會踊的一種,亦稱為稚兒踊
渡邊昭五編《藝能文化史辭典「中世篇」》1991、松村明編《大辭林》198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小。如:「稚子」、「童稚」、「稚兒」、「幼稚園」。
不成熟的,像小孩一般的。如:「幼稚」、「稚氣」、「稚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躍。《禮記.喪服四制》:「傴者不袒,跛者不踊。」《文選.曹植.洛神賦》:「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2.登上。《公羊傳.成公二年》:「踊于棓而窺客,則客或跛或眇。」
3.物價上漲。《史記.卷三○.平準書》:「物踊騰糶,米至石萬錢。」《舊唐書.卷一三四.馬燧傳》:「物價騰踊,軍乏糧餉。」
古代為被砍斷腳跟的人所特製的鞋子。《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踊貴。」晉.杜預.注:「踊,刖足者屨。」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