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4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稱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褒揚。《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紅樓夢》第六八回:「又見周瑞等媳婦在旁邊稱揚鳳姐素日許多善政,只是吃虧心太痴了,惹人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讚頌、讚譽。如:「稱揚」、「稱美」。《論語.憲問》:「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張、抬高。如:「揚帆」、「揚手」、「揚眉吐氣」。
顯露。如:「發揚」、「宣揚」、「張揚」、「隱惡揚善」、「揚名國際」。
稱讚。如:「讚揚」、「表揚」。
飄動。如:「飛揚」、「飄揚」。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揚、讚許。與「貶」相對而言。《公羊傳.隱公元年》:「與公盟者眾矣,曷為獨褒乎此?」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頌者所以游揚德業,褒讚成功。」
大筆如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椽,屋頂的柱子。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晉書.卷六五.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珣所草。」後用以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
逢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項斯未聞名前,以詩謁見國子祭酒楊敬之,敬之愛項斯之才,逢人就讚揚他。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四.項斯》。比喻稱揚人善。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比喻到處替人遊說或替人講情。清.徐枋《居易堂集》:「若足下貿貿然逢人說項,是愛我者害我,譽我者毀我也。」
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仁心仁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揚醫生心地善良、醫術高明的用語。
輕而易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而易舉」意謂重量很輕,可以非常容易地舉起來。其實早在漢代王充《論衡.狀留》中即有「枯而輕者易舉」這樣的句子,但「輕而易舉」一語則要到宋代,方見於大儒朱熹《詩集傳.卷一八.大雅.烝民》。〈烝民〉一詩據載為尹吉甫所作,內容為稱揚仲山甫的美德。仲山甫是西周宣王時的大臣,德行很高,〈烝民〉詩中描述他「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也就是說他的性格剛正不阿,行事極有原則,軟硬都不吃,只以正道為依規,不會去欺悔弱勢,也不會畏懼強權。詩中接著又說:「人亦有言,德輶(ㄧㄡˊ)如毛,民鮮(ㄒㄧㄢˇ)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輶」是輕的意思,「鮮」則是少的意思,朱子解釋此段詩義說:「人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