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積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行不善。《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
積惡餘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多行不善,則會遭受惡報。勸人不要行惡,以免禍延子孫。南朝宋.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雖新新生滅,交臂代謝,善惡之業,不得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不好。與「善」相對。如:「惡人」、「惡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醜。如:「醜惡」。
凶狠。如:「惡犬」、「凶惡」、「惡毒」。
壞事、犯罪的行為。如:「罪惡」、「作惡多端」、「惡貫滿盈」。
討厭。如:「可惡」、「厭惡」、「深惡痛絕」。
怎麼、何,表示疑問。通「烏」。如:「惡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堆疊。如:「積存」、「積聚」、「堆積」、「積習」、「積少成多」、「積非成是」。
數學上兩數相乘所得的數。如:「乘積」、「積數」。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拒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大詔令集.卷一二五.政事.平亂下.平潞州德音》:「脅從百姓,殘忍一方,積惡成殃,擢髮難數。」
休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凶、福禍,美惡。《北史.卷三三.李孝伯傳》:「積善餘慶,積惡餘殃,豈非休咎耶?」明.宋濂《李疑傳》:「閭巷子弟執業造其家,得粟以自給。不足,則以六物推人休咎。」
積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積惡
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積善行。《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絫德之效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一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拒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