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童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男孩的尿。舊時中醫以十二歲以下,健康男孩的小便,作為止血或去淤血的藥。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利、沒阻礙的。如:「便利」、「便於攜帶」、「路人稱便」。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鞋」、「便服」、「便條紙」、「家常便飯」。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電。」、「得便時幫你送過去。」
即、就。如:「他一早便走了。」
屎、尿等排泄物。如:「大便」、「小便」、「便溺」。
便宜:A>物價低廉。如:「這本書真便宜!」B>得利益、不吃虧。如:「占便宜」、「得了便宜還賣乖。」C>寬容、放縱。如:「這樣做太便宜他了!」
便便:肥胖的樣子。如:「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備的認知歷程和結構,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若兒童既有的思考模式和既有的基模足以面對環境的挑戰,那麼兒童便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有時候兒童所接收的訊息與其既有的基模搭不上,導致認知失衡,於是會試圖藉由同化來重建平衡,也就是將新訊息併入其既有的基模之中的一種歷程;然而,也有可能需要藉由改變既有基模以納入新訊息,也就是調適。這兩種歷程共同作用的結果,賦予個體具有更高的適應性。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過程或建構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與基模(schema,scheme)基模:個體運用與生俱...
斯巴達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巴達教育是一種嚴格的教育和培訓制度,斯巴達的兒童一出生,便必須接受挑選,凡被認為體質不合乎健壯標準兒童便會被棄之荒野。 起源 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薩斯半島南部的平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邦,由於統治者斯巴達人(Spartans)是外來的民族(約3萬人),與原有居民希洛人(約30萬人)相差甚遠。  由於上述原因,加上該處發展海運不便,但是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良好條件,因此逐漸成為諸城邦中最大的農業奴隸制國家。由於農奴的人數遠多過斯巴達人,因此斯巴達開始訓練自我成為一群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民族。 內涵否認家庭功能、強調集體意...
多重障礙兒童輔導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中配合相關復建計畫。 三、教導自我照護能力兒童的早年階段式獲得自我照護技巧的最佳時機,隨著發展,兒童便開始想為自己做些事情已逐步發展獨立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多重障礙、輔導英文關鍵字: Multiple disabilities、Coach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41-448,華書局有限公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