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端午     
瀏覽人次:490 收藏人次:0
農曆五月五日。參見「端五」條。《談徵.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說文,午,牾也,五月陽極,陰氣仵逆陽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時,正陰陽衝會之時,所以謂之端午。」
端午     
瀏覽人次:2237 收藏人次:636108
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後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
    
瀏覽人次:27188 收藏人次:3387644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而有包粽子和龍舟競技等習俗。如:「每年的端午節都好熱鬧。」
    
瀏覽人次:7359 收藏人次:3348256
地支的第七位。
午時: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如:「午時三刻」。
特指中午十二點。如:「正午」、「午前」、「午後」、「午間新聞」。
一半、中間的。如:「午夜」。
鋪陳     
瀏覽人次:10838 收藏人次:1384675
1.布置、擺設。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粽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董西廂》卷一:「法本眾僧徒,別了鶯鶯、夫人子母,佛堂裡自監覷,覷著收拾鋪陳來的什物。」也作「鋪呈」。
烏飛兔走     
瀏覽人次:8646 收藏人次:564666
古代傳說太陽中有金烏,月亮中有玉兔。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快速。《封神演義》第一二回:「烏飛兔來,瞬息光陰,暑往寒來,不覺七載。」《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不覺烏飛兔走,纔過端午,又是六月初間。」也作「兔走烏飛」。
十拿九穩     
瀏覽人次:7462 收藏人次:1015751
※明.阮大鋮《燕子箋.第七齣》此是老臧的門首了,待我敲看。〔作敲介1>〕〔淨2>應出見,進關門。揖介〕〔淨〕小弟正在這廂念老兄,向年做事不週,甚是惶愧。反叨厚惠,何以克當3>?〔副淨〕這些小意思,何勞齒及?常言說得好,有心來拜年,端午也不遲。今年一定要煩老兄,與我著實4>設個法兒,務必中得十拿九穩方好。 〔注解〕
(1) 介:古代戲曲劇本中關於動作、表情、效果等的舞臺指示。
(2) 淨:古代戲劇表演中的一種角色。大都扮演性格、品質或像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人物,也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正淨、副淨、武淨、末淨等的區分。今稱為「花臉」。
(3) 何以克當:怎麼擔當得起呢?自謙的表示。
(4) 著實...
湮沒     
瀏覽人次:4154 收藏人次:298302
1.埋沒。唐.殷堯藩〈端午日〉詩:「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儒林外史》第二○回:「這兩本是我生平所做的詩。雖沒有甚麼好,卻是一生相與的人都在上面。我捨不得湮沒了,也交與老師父。」
    
瀏覽人次:3841 收藏人次:1345274
用竹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熟的角形食品。俗稱為「粽子」。通常在端午節時包食。如:「鹼粽」、「鹹粽」。也稱為「角黍」。
菖蒲     
瀏覽人次:3340 收藏人次:0
天南星科「水菖蒲」、「白菖蒲」、「白菖」的別名。參見「白菖」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