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競賽壓力     
瀏覽人次:302 收藏人次:0
  競賽壓力是運動心理學中的重要研究領域,主要的研究有三類:(1)壓力下的焦慮反應;(2)壓力與表現之關係;(3)壓力的調適與管理。
  壓力所產生的反應最主要的就是焦慮,早期採取行為觀點進行分析,近期則採取認知觀點,認為競賽不再是單純的事件,因為同樣的競賽壓力,某個人解釋為負面的,另一個人也許視為具有挑戰的刺激。壓力的概念區分為特質焦慮與狀態焦慮,前者係指個體較固定的人格傾向,後者係指個體對短期情境下的反應。這兩種概念的區分目前已廣為運動心理學者接受,並以之編製各種量表進行研究,其中以馬爾坦斯(Martens, 1977)貢獻最大。這類研究包括是否有個別差異,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焦慮...
    
瀏覽人次:15340 收藏人次:2384956
比賽。如:「競爭」、「競賽」、「競選」、「競技」、「競走」。
    
瀏覽人次:12951 收藏人次:3917222
由上往下施加力量。如:「壓扁」、「壓垮」、「泰山壓頂」。
迫近。如:「大軍壓境」。
用武力或威勢使人屈服。如:「欺壓」、「鎮壓」、「壓迫」。
使平靜穩定。如:「喝口水,壓壓驚。」、「吞了幾顆藥後,才把咳嗽壓下來。」
擱置。如:「積壓公文」。
壓力的簡稱。如:「氣壓」、「血壓」、「電壓」、「眼壓」、「低壓中心」。
    
瀏覽人次:12672 收藏人次:5220524
比較輸贏。如:「比賽」、「賽跑」。
比較勝負、優劣的活動。如:「球賽」、「預賽」、「決賽」、「複賽」。
勝過、比得上。如:「賽西施」。
祭祀酬報神明。如:「迎神賽會」。
    
瀏覽人次:10792 收藏人次:13761023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壓力     
瀏覽人次:4563 收藏人次:271044
1.兩力的作用,彼此相向時,稱為「壓力」。
2.單位面積上所受之力稱為「壓力強度」。也稱為「壓力」。
3.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時所引起的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壓力有時具有正面的示警功能。
4.逼人的威勢。如:「大國往往對小國施加壓力。」
競賽     
瀏覽人次:1788 收藏人次:388582
泛指各種競爭比賽。如:「體育競賽」、「整潔競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