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54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契約、合同。唐.白行簡《李娃傳》:「二肆許諾,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證,然後閱之。」
2.相同、一致。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夫鑒周日月,妙極機神,文成規矩,思合符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合同、合約。如:「地契」、「房契」。《韓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小異大同注音︰ㄒ|ㄠˇ |ˋ ㄉㄚ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xiǎo yì dà tóng釋義︰猶「大同小異」。見「大同小異」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如斯變革,不可勝計,或名非而物是,或小異而大同。」
保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維持原狀。《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
小異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大同小異」。見「大同小異」條。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如斯變革,不可勝計,或名非而物是,或小異而大同。」
勘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核驗符契。古時以竹木作符契,上蓋印信,分為兩半,當事雙方各執一半,用時二符契相合,勘驗真假,稱為「勘合」。凡調遣軍隊、車駕出入京城、官吏馳驛等,均須勘合。
2.勘合時的符契。《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又將銀五十兩買了個勘合,馳驛到京。」
渾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然而成。《抱朴子.內篇.暢玄》:「恢恢蕩蕩,與渾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與造化均其符契。」《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難得這樣渾成,非是高手不能。」
魚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制,五品以上官員發給魚符,上刻官吏姓名,以為憑信,因為裝在袋內,故稱為「魚袋」。宋沿唐制,並用金銀裝飾魚形,然不再有符契的作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