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3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堪地那維亞的字母和舞蹈名稱,從北歐古字碑文的前六個符號創造而來。符拓字母是北歐如尼字母(runic alphabet)之別稱,為日爾曼民族的文字体系,出現在神祕的北歐文字,古德文和哥德語等,通用於約三至十六、十七世紀,被認為有魔力,字母、符號都當作符咒、治病等用。這些符號,多半象徵樹木或大自然的事物。符拓舞呈現圓形特色,像羅盤般,舞者代表著8,16,32等符號.此神秘舞蹈詮釋基本定律的相互關係。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擴展、開闢。如:「開拓」、「拓寬」、「拓荒」。
用紙、墨摹印碑文或圖像。如:「碑拓」、「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