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三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九年成立於莫斯科,用來指揮世界共黨活動的國際組織,創立人有列寧及第二國際內其他左派分子。一九四三年,史達林為獲得美國支持,對抗納粹,遂取消這組織。也稱為「共產國際」、「赤色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序、等級。如:「次第」、「等第」。
用於數字前面,表示事物的順序或等級。如:「第一」、「第二」。
古時富貴人家的住宅。如:「宅第」、「府第」。
科第。科舉榜上的次第。如:「及第」、「落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界。如:「水際」、「邊際」、「天際」、「一望無際」。
前後交接之時。如:「春夏之際」、「建校之際」、「危急之際」。
彼此之間。如:「人際」、「校際」、「國際」。
機會、遭遇。如:「際遇」。
交接、會合。如:「交際」、「風雲際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與國之間。如:「國際事務。」
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20~280)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