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3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等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等的距離。如:「行道樹必須等距種植,以求美觀。」
等距圓錐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能保持沿經線方向無長度變形之正軸圓錐投影。此種投影法又稱正軸等距圓錐投影,有切圓錐與割圓錐之分,而以割圓錐投影最為通用。其基本假設是圓錐面與球面相割,按等距離條件,將球面上之經緯線投影於圓錐面,然後再由一條經線將其割開展成平面,緯線投影後為一組同心圓,兩割線為標準緯線,所有之緯距均相等。經線為一組交於投影中心之放射直線,沿經線方向無角度變形。面積最大角度等變形線均與緯線平行,變形量由標準緯線向內、外遞增。本投影法適合繪製中等緯度東、西伸展地區之地圖,如中國全圖、美國全圖等。又如製圖地區緯差不大時,則亦可用單標準緯線之切圓錐投影繪製之。
等距圓柱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投影法之基本原理乃將圓柱面與球面相切於赤道,赤道經投影後為直線亦為標準緯線,其餘經緯線為兩組互相正交之平行直線,並保持經距與緯距相等,經緯線網成正方形網格,故又稱方格投影。此種投影法能保持沿所有經線無長度變形。角度和麵積之等變形線均與緯線平行,變形量由赤道向高緯地區遞增,故常用於繪製低緯度地區之地圖。
正方位等距離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德國製圖家麥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於1569年所創,主要用於繪製兩極地區之地圖,以彌補麥卡托投影之不足。其基本原理係將投影平面與球面相切,按等距離條件,將經緯線網投影於平面而成,屬於透視方位投影的一種。依投影面與球相切位置之不同,可分為正軸、橫軸和斜軸三種,其經緯線形狀與一般方位投影相同,僅在中央經線上,緯線間隔相等。此種投影法之特點是能保持由投影中心至任意點之方向和距離與實地相等。最大角度和麵積等變形線均為以投影中心為同心之同心圓,兩者之變形量由投影中心向四周遞增。其投影範圍可擴至全球,常用於繪製世界全圖、半球圖、航空路線圖和地理教學圖等。本投影...
等距平衡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狹義三體問題(參見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中,有五個平衡點(參見 equilibrium point),其中三點為同線點,另外二點與此三點連線等距,稱為等距平衡點。
等容線,等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熱力系統內產生的過程變化,一直都維持著具有相同的體積。如密閉式剛體容器內所導出的氣體壓力和溫度變化的關係。
  2.兩點或兩線之間維持著相等的距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隔的長度。如:「差距」、「間距」、「行距」。
相離、相隔。如:「我家距市場約五百公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級、次第。如:「等級」、「優等」、「上等」、「甲等」、「劣等」。
指數量相同、次第相齊。如:「相等」、「等於」、「平等」。
待、候。如:「等待」、「等車」、「等候」。
表刪節的用語。如:「這次畫展參展的作品有書法、國畫、素描等等。」
層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遞是指用兩種以上的事物,造句作文,作有秩序,等距離。層層遞進的形式的,稱之為層遞。順序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本到末,則為順層遞,重點位於最後一句話。倒層遞的重點雖也在最後一句,但部分句子的重點也可能出現在第一句,倒層遞的特徵在於層層遞減。層遞的作用在讓讀者層層跟隨,使文章引人入勝。(註一)目錄1 單式層遞2 複式層遞3 參考資料4 關鍵字 單式層遞又細分為以下三種(註二):1.前進式層遞(順層遞),如:李文炤<儉訓>:「一飯十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奈何不且貧至匱也。」2.後退式層遞(倒層遞),如:...
測量量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量量尺(Measurement scales)目錄1 測量定義2 測量量尺3 名義量尺4 順序量尺5 等距量尺6 比率量尺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測量定義測量是給物體分派數字的過程。在該過程裡,物體的某個特性被數字的特性忠實的反映出來。主要的目的就是使資料收集具有客觀性,它依據一套量尺,給人、事件和物品的特質分派數字。 測量量尺不同測量形式與量尺對應著不同的數自屬性。Stevens(1946.1951.1961)指出在心理測驗和研究上,有著四種特別重要的四種測量量尺,包括名義量尺、順序量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