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溪橋策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進(1388-1462),浙江錢塘人。樹立明代「浙派」山水風格,成為後世楷模,被奉為浙派之祖。 本幅前景畫流水湍急,亂石橫壘,後方懸崖峭立,山峰突起,一隊行旅正跨越木橋;右後半邊為開闊水面,遠山帆影,漁夫垂釣,映對出另一悠閒風情。對角線構圖,源自南宋院體;樹木線條及苔點,用筆蒼潤渾厚,蘊含元代吳鎮、盛懋等文人面貌;而樹石輪廓勾勒,則見疾速奔放。全畫兼具典雅空靈與簡勁縱逸兩種面貌,是戴進融會眾家之長並加諸己意的典型風範。
策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驢。唐.白行簡《李娃傳》:「質明,乃策蹇而去。」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策蹇衝寒到海涯,好教俺嗟也麼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如:「計策」、「良策」、「策略」、「策謀」。
鞭打、督促。如:「鞭策」、「策馬」、「策勵」。
書籍。如:「簡策」、「書策」。
發動、推動。如:「策動」、「策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跛腳、行動不便。《史記.卷三九.晉世家》:「郤克僂而魯使蹇。」宋.陸游〈病中作〉詩:「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2.困苦、艱難、不順利。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況詩人多蹇,如陳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遺,而迍剝至死。」
3.遲鈍、不流利。如:「蹇澀」、「蹇滯」。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揚雄。」
4.傲慢。《公羊傳.襄公十九年》:「為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1.體弱的坐騎。《漢書.卷一○○.敘傳上》:「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士人縶蹇檐梧,乃即坐。」
2.《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坎(☵)上。表處難時,應修身養德,以渡難關。
發語詞,無義。《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蹇誰留兮中洲?」
息黥補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塗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後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