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箜篌引     
瀏覽人次:427 收藏人次:443102
漢樂府曲,屬相和歌辭。
    
瀏覽人次:16619 收藏人次:3004880
6.一種樂府詩體。如:「思歸引」、「箜篌引」。唐.元稹〈樂府古題序〉:「賦、頌、引、謠、……、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餘,而作者之旨。」
箜篌     
瀏覽人次:3286 收藏人次:197400
樂器名,彈撥樂器。也稱為「空侯」、「坎侯」。漢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風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調所作。因為制器的人姓侯,故名空侯。而其聲坎坎,亦有叫坎侯。形狀似瑟而較小,弦數不一,少至五根,多至二十五根。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等三種形制。現在新制的箜篌仿豎琴而製,有音箱,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瀏覽人次:791 收藏人次:197403
參見「箜篌」條。
    
瀏覽人次:451 收藏人次:197401
參見「箜篌」條。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13489 收藏人次:1658646
形容古樂器箜篌彈奏出來的聲音高亢激越,驚天動地。語出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後形容事物新奇而驚人。宋.范成大〈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附輿頌〉詩:「風師避路雷車鳴,石破天驚檐溜傾。」《孽海花》第一一回:「尚秋聽罷咋舌道:『真是石破天驚的怪論!』」也作「天驚石破」。
    
瀏覽人次:9796 收藏人次:1395171
1.迫近。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文選.潘岳.秋興賦》:「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自省。」
李賀     
瀏覽人次:2034 收藏人次:0
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無可奈何的心情四、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觱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讚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穀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讚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
山丘     
瀏覽人次:1880 收藏人次:1280811
2.墳墓。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先民     
瀏覽人次:1672 收藏人次:447180
2.古人。《詩經.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爾言是聽,維爾言是爭。」三國魏.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