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9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純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純不雜。如:「思想純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崔瑗七厲,植義純正。」《歧路燈》第一○回:「譚、婁純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純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韓非子.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含雜質。如:「純水」、「純金」、「單純」、「純白」、「純淨」。
品行高潔無汙。如:「純潔」、「純真」、「純樸」、「純厚」。
充分的、非常的。如:「技術純熟」。
全、都、皆。如:「以上所言,純屬虛構。」
至誠、專一。如:「忠純」、「純愛」、「純孝」。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元.胡炳文〈純正蒙求序〉:「童則有知矣,有知則求所以養之矣。養也者,不揠苗助長者也。養而正者,不以稂莠害嘉榖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正的、不虛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誠意」。《莊子.田子方》:「其為人也真。」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煉丹的過程。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燄變成純正的藍光。許多成語典以為孫思邈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如果探究全詩,下文有「紫色內達,赤芒外射」的說法。根據《雲笈七籤.卷六九.第七返玄真絳靈砂篇》所云丹砂煉成金丹,有七個層次,叫做「七返」。「返」就是「還」,丹砂煉後返還成金,所以叫做「返」。其中第七返「玄真絳霞砂」,在鼎中會發「紅紫五彩霞光」,煉成的金丹就叫「絳霞之紫金」。由此可知,「爐火轉青」時,正是煉丹成就時,因此可以用來以喻事情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
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後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多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歧路燈》第一○回:「譚、婁純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調」、「巴人下里」、「東野巴人」。
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逆境順受注音︰ㄋ|ˋ ㄐ|ㄥ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nì jìng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陳錄《善誘文.對治十常》:「居富貴常憐貧困,受快樂常恐災禍,見在常生知足,未來常思戒懼,冤結常求解免,衣食常思來處,起念常教純正,出語常思因果,逆境常當順受,動靜常付無心。守此十常,更無煩惱。」(源) 參考詞語︰橫逆順受注音︰ㄏㄥˊ ㄋ|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héng nì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刻小飲徑醉坐小閤睡傍無侍者仆於戶限眉鼻傷焉流血被面記以六言〉詩...
純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純正不雜。《晉書.卷七五.列傳.荀崧》:「近見荀監子,清虛名理當不及父,德性純粹,是賢兄輩人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其純粹者入矩,踳駁者出規。」
移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