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形的紙旗。齋醮或喪葬時置於隊伍前引導靈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四出》:「奔行程,哀哀不曾住聲,各不定珠淚如傾。挑著個紙幡兒,招展痛苦傷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清.張惠言〈木蘭花慢.一春長〉詞:「正風避重簾,雨迴深幕,雲護輕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植物等的纖維質為原料而製成的物品,可用來書寫、畫畫、印刷等。如:「紙張」、「宣紙」、「包裝紙」、「圖畫紙」。
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殯時,孝子手裡拿的狹長像旗子般的東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