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通於社會的紙製貨幣,多由國家銀行或政府授權的銀行發行。如臺灣目前有百元紙幣、五百元紙幣、千元紙幣等。也稱為「紙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標準價格、可作交易媒介的東西。如:「錢幣」、「紙幣」、「金幣」、「外幣」。《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救民。」唐.顏師古.注:「凡言幣者皆所以通貨物,易有無也。故金之與錢,皆名為幣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植物等的纖維質為原料而製成的物品,可用來書寫、畫畫、印刷等。如:「紙張」、「宣紙」、「包裝紙」、「圖畫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紙幣。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胡子遠之父,唐安人,家饒財,常委僕權錢,得錢引五千緡,皆偽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紙幣。如:「鈔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紙幣、錢財。如:「千元大鈔」、「讓你破鈔,真不好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紙幣。宋金元三代多以楮皮紙製成紙幣,故借指紙幣。《宋史.卷四二一.常楙傳》:「值水災,捐萬楮以振之。」
發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布通行。如:「發行紙幣」、「發行書報」。
交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宋代紙幣交子和會子的合稱。《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議以中統鈔易未交會,并發蔡州鹽,貿易藥材。」
鈔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幣。《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西洋人喜的眉開眼笑,打開皮包,取出一大把鈔票送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