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統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一戰線,是中共三大法寶之一。其方法是根據矛盾律,把敵人內部劃分為左、中、右三派,採聯左拉中打右的作法,確立主要敵人和次要敵人,然後爭取多數,以打擊主要的敵人。
統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傳統武器而非核子裝置的戰爭模式。如:「近年來武器競賽風氣不再,國際的武力衝突也僅限傳統戰爭的規模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相傳的體系。如:「傳統」、「系統」、「道統」、「血統」。
總括。如:「統計」、「統算」、「統括」。
集結合一。如:「統一」、「統合」。
率領、統領。如:「統率」、「統治」。
器物圓而中空的部分。通「筒」。如:「短統襪」、「長統靴」。
粉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擊破、打破。如:「粉碎統戰陰謀。」
西安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的西安事變。民國二十三年,江西共軍在國軍第五次圍剿的強大壓力下,流竄陝北,之後為了苟延殘喘,乃運用統戰謀略,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當時國民政府為了應付西北形勢的需要,特別任命由西北剿匪總司令蔣委員長,副總司令張學良,及第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共同擔任剿共任務。不料張學良對共黨認識不清,部下將領又多受中共蠱惑。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與楊虎城以武力強行劫持拘留蔣委員長,並殺害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而獲得釋放。此事件迫使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
一國兩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