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綠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入關後,規定各省漢族兵眾皆用綠旗,稱為「綠營」。是各省經制之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駐紮的地區。如:「軍營」、「兵營」。
軍隊的編制單位。如:「步兵營」、「工兵營」。
一些活動的組織名稱。如:「研習營」、「夏令營」、「戰鬥營」。
謀劃、管理。如:「經營」、「營運」、「營業」、「公營事業」。
謀求。如:「鑽營」、「營求」、「營生」、「營利」。
營養:食物中包含的養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色和黃色調和而成,像青草、樹葉的顏色。如:「綠苔」、「綠草」、「綠葉」、「綠意盎然」。
形容人因生氣、著急或受驚嚇時的臉部表情。如:「他氣得臉都綠了」、「嚇得他臉都綠了」。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文明小史》第三回:「這綠營的兵固然沒用,然而出來彈壓這般童生與一班烏合之眾,尚覺綽綽有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繼之家裡錢多,就是永遠沒差沒缺,他那候補費總是綽綽有餘的。」也作「綽綽有裕」、「綽有餘裕」。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梁書.卷三九.羊侃傳》:「景進不得前,退失巢窟,烏合之眾,自然瓦解。」《文明小史》第三回:「這綠營的兵固然沒用,然而出來彈壓這般童生。與一班烏合之眾,尚覺綽綽有餘。」也作「烏合之卒」。
中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職官名。清代綠營兵制,分督、撫、提等標,各標的統領官,稱為「中軍」。《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不過傳齊了標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就叫把手下們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忙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撫臺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
卜大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行人、外行人眼中的內行人”自居,在政論立場上以“藍綠各打五十大板”自詡。事實上卜大中的政治立場稍偏綠營,而且會一針見血的批判中國民族主義。他在〈我對中國知識分子有一點失望〉一文中指出:“《中國時報》刊出龍應台文章,大意是說,經過的觀察,她發現中國人其實不需要民主,民主對中國人沒什麼好處,只會帶來混亂跟經濟挫敗……台灣一些所謂大師批評台灣的時候,通通都是民主派、自由主義者;他們講到中國,卻突然變成民族主義者……他們有好幾把尺、好幾個標準;所以當中國主義強大起來,他們就背棄台灣價值。……”卜大中在《南北韓,統一必亡》序文〈...
守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明代鎮守邊防五等將官之一,守一城一堡;清代時為綠營統兵官,位在都司之下,為五品武官,稱為「營守備」。《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清江、銅仁兩協參將、守備稟道:『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總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明朝設置,為一高級武官,奉令統軍鎮守。清時為綠營兵的高級統將,位次提督。
馬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馬的兵士。參見「騎兵」條。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馬兵:綠營馬隊之兵皆曰馬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