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98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綠背龜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和一列絨毛狀唇齒,上唇有多列細唇齒。 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發達,脂眼瞼長和眼徑比1.2-1.9;前眼眶骨窄小,前緣有缺刻,其大小佔唇和眼之間的3/4空間。口小,亞腹位;上頜骨末端彎曲向下且寬大略呈方形,末端遠於口角後緣;牙細弱或絨毛狀。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具有多列錐型櫛刺的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9-11條;側線鱗28-32。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40-68。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鰭條,基部無藍斑駁或黑點,腋鱗發育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爬行動物。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如:「烏龜」、「海龜」。
龜裂: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裂開。亦泛指物體表面的裂開。如:「手足龜裂」、「牆壁龜裂」。
龜茲:漢代西域諸國之一。在今大陸地區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脖子以下的部位。如:「背痛」、「虎背熊腰」。
泛指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刀背」、「背面」、「手背」。
用背部對著。如:「背山面海」、「背著太陽」、「背水一戰」。
離開、拋棄。如:「背棄」、「離鄉背井」。
違反。如:「背叛」、「違背」、「背約」、「背信忘義」。
躲避、瞞著。如:「背地裡」、「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默念、記憶。如:「背書」、「背誦」、「背臺詞」。
運氣不好。如:「最近手氣真背。」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負荷、擔負。如:「背小孩」、「背黑鍋」、「背負重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色和黃色調和而成,像青草、樹葉的顏色。如:「綠苔」、「綠草」、「綠葉」、「綠意盎然」。
形容人因生氣、著急或受驚嚇時的臉部表情。如:「他氣得臉都綠了」、「嚇得他臉都綠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的怪魚。即鮻魚。明.張自烈《正字通.魚部》:「鮻,《山海經》:『西海中,姑射山有鮻魚,人面、人手、魚身,見則風濤起。』」
龜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頭背平扁,兩側膨大。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而無唇齒,上唇有多列單尖型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脂眼瞼長和眼徑比0.6-0.8。口小,亞腹位;上頜骨末端彎曲向下且寬大略呈方形,末端遠於口角後緣;齒細微。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具有多列錐型櫛刺的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0-12條;側線鱗36-43。鰓耙繁密細長。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鰭條,基部無藍斑駁或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不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10;尾鰭分叉或凹入。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