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帽帶散垂下來的部分。《詩經.齊風.南山》:「葛屨五兩,冠雙止。」唐.白居易〈秦中吟.不致仕〉:「挂冠顧翠,懸車惜朱輪。」
蟹匡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帽子打結後下垂的部分。蟹匡指螃蟹的背甲方正有如供蠶吐絲的平筐,蟬指蟬頷下長而直的口器,有如垂下的帽帶。蟹匡蟬指徒有外形相似,實質上卻一點關係都沒有。語本《禮記.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後用以比喻名實不符。
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帽下的結帶。比喻顯貴之士。《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序》:「于時纓之徒,紳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聲而響和者。」
蠶績蟹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績,蠶所織的繭。蟹匡,蟹甲似匡。蟹匡本不專為蠶所設,但蠶結繭後常使用蟹匡盛裝收藏。語本《禮記.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比喻兩件本來不相關的事情,卻因某種因緣而發生關係。
明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有名位者的敬稱。《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今天下纓搢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聰明仁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不敢欺明公,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