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8084 ms
共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目錄。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詩:「崇文庫書作總目,未暇綴韻酬草萊。」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200卷,清永瑢、紀昀等編纂。又名〔四庫全書總目〕,簡稱〔四庫提要〕或〔四庫總目〕。
該書係清代最大叢書--〔四庫全書〕的總目錄,同時也是我國18世紀以前古籍的提要書目。 (一)〔總目〕的內容及體例 〔四庫全書〕編纂之初,每校閱一書,即在該書卷首撰寫一篇提要,提要文字經紀昀審校潤刪,以求文意與體例的一致。後來,將這些為「全書」而寫的提要文字,再加上為「存目」而寫的提要文字,分類匯編成帙,便構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總目〕總共著錄了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3,448種,78,726卷;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圖書6,783種,... |
〔四庫全書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乾隆37年(1772),安徽學政朱筠奏請開館校書,言曰:「臣請皇上詔下儒臣,分任教書之選,或依七略,或準四部,每一書上,必校其得失,撮舉大旨,敘於本書首卷。」翌年四庫全書館開始工作,即依此建議,每書均各撰〔提要〕一篇。乾隆39年(1774)高宗並對〔提要〕之撰述方式,有所指示:「令於所列諸書,各撰〔提要〕,…每書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眾說之異同,以及文字增刪,篇帙分合,皆詳為訂辨,巨細不遺,而人品學術之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昭彰癉,用著勸懲。」由於高宗對〔提要〕內容要求相當詳備,故〔四庫全書〕著錄各書之〔提要〕,對讀者極有幫助。
四庫全書館...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時,《四庫全書》既成,因撰此書,共二百卷。以經、史、子、集為綱,更析類屬;又分著錄、存目二項,著錄之書,悉為收錄,存目之書,則為四庫所不收。每書均撰提要,敘其書之要點,並加考證品評,條舉得失,甚便於學者。簡稱為「四庫提要」。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60卷、〔補遺〕1卷、〔未收書目補正〕2卷。近代文獻學家胡玉縉(1859-1940)撰,王欣夫(1901-1966)輯。〔四庫全書總目〕成書後,因係欽定,學者頗有顧忌,不敢直接撰寫糾繆訂補之作,而將其匡正補缺的意見散見於各種體裁的著述之中,胡玉縉遂從清人所著書志、讀書記、筆記、日記和文集中,博搜廣採,仍依〔四庫全書總目〕的次序,有選擇地予以輯補,匯為一編。計成經部366種、史部749種、子部532種、集部741種,共補正圖書達2,388種,又〔補遺〕收經子集3類4種。對阮元所編〔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也作了同樣的處理,補正了79種。這是比較廣泛而詳備地採錄學者們對〔四庫...
|
崇文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仁宗時以昭文、史館、集賢、祕閣四館藏書,命張觀、宋祁等定其存廢,詔王堯臣等校勘,定著三萬六百六十九卷,分類編目,總成六十六卷,賜名崇文總目。今已不全。
|
〔崇文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文總目〕66卷,宋王堯臣(1003-1058)、歐陽修(1007-1072)等撰。堯臣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天聖5年(1057)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卒諡文安,改文忠。有文集不傳,〔宋史.卷 292〕有傳。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嘉祐間參知政事,後與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師致仕。著述甚富,編為〔歐陽文忠公全集〕。曾參與修〔新唐書〕志、傳部分。有家藏〔歐陽參政書目〕1卷。
宋太宗時建崇文院、分昭文、集賢、史館等六庫,有正副本書籍約80,000卷。真宗時受榮王宮中火災波及,移焚餘書到崇文外院,經補寫徵集,仁宗時新作崇文院,分藏群書。慶曆元年(1041)編成〔崇文總... |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藉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於民國14年(1925)成立,次年設圖書館於清際壽安宮舊址,並將有清內廷豐富書藏,按圖書性質,畫歸3個庫房庋存。為便於所有圖書之點檢、維護及利用,乃於民國22年(1933)各按庫別編撰〔故宮善本書目〕、〔觀海堂書目〕、〔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等3部專目行世。38年圖書遷運來臺,便在臺中近郊建庫妥藏,由於機構簡併,業務重在典守,編目工作中輟。5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奉行政院令恢復設置,臺北外雙溪新廈落成,文物圖書遷入,各項工作次第展開,在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資助下,先後於57年編印〔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目〕;59年再出版〔國立故宮博物...
|
〔禁書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初年,歸安姚覲元所彙刻之〔清代禁燬書目〕3種,〔禁書總目〕即為其中的第2種。此總目約分為5類:(1)四庫館奏准全燬書目,載全燬書749種;(2)軍機處奏准抽燬書目,載抽燬書40種,每種書名之下,均註明抽燬原由;(3)專案查繳書目,包括:應燬錢謙益、屈大均、金堡、呂留良、王錫侯、徐述夔、卓長齡、戴移孝、戴昆、孔繼汾、尹嘉銓、李清等人的著作211種及石刻21種;(4)浙江省查辦奏繳應燬書目,154種;(5)外省移咨應燬各種書目,354種。
|
〔中文圖書標題總目初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圖書標題總目初稿〕是我國圖書館編製的目錄,通常包括書名目錄、著者目錄與分類目錄3種,標題目錄則未普遍實施,主要原因是缺乏一部合用的標題表,作為各館選用標題的依據。
國立中央圖書館與中國圖書館學會合作組織的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規畫委員會,於民國70年(1981)成立中文標題總目編訂小組,計畫研訂一套適合一般圖書館採用的中文標題表,以配合自動化作業之推展,便於資料檢索。經兩年之研訂,完成初稿,即為〔中文圖書標題總目初稿〕,於73年3月,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 該目所收錄之標題以當代中文圖書出版品為對象,依據〔中國圖書分類法(試用本)〕之類目擬定,凡〔試用本〕中有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