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2.5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繩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馬技術和民間的跳繩遊戲綜合發展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兩股以上的絲、麻、草或金屬絲等揉成的長形索。可供綁東西或運動用。如:「絲繩」、「麻繩」、「草繩」、「跳繩」。
規矩、準則。如:「準繩」。
約束、制裁。如:「繩之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技藝、才能。通「技」。《書經.秦誓》:「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新唐書.卷一四一.衛伯玉傳》:「少習武伎。」
2.古代稱以歌舞娛樂賓客為業的女子。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也作「妓」。
廣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的場地。《文選.張衡.西京賦》:「臨迥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橦。」唐.劉言史〈觀繩伎〉詩:「泰陵遺樂何最珍,綵繩冉冉天仙人,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