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纓冠     
瀏覽人次:325 收藏人次:0
把帽帶纏住頭髮。形容匆忙不及整束。《孟子.離婁下》:「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可也。」
被髮纓冠     
瀏覽人次:5832 收藏人次:507193
散著頭髮,來不及結好帽帶。形容急迫的樣子。《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也作「披髮纓冠」。
披髮纓冠     
瀏覽人次:685 收藏人次:312486
形容匆忙急迫的樣子。《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熟知姊婿熱腸俠骨,有古烈士風,取乞奮披髮纓冠之誼,飛舸入郡。」也作「被髮纓冠」。
    
瀏覽人次:53297 收藏人次:4661350
帽子。如:「皇冠」、「桂冠」、「鳳冠」、「怒髮衝冠」、「衣冠楚楚」。
位於頂端像帽子的東西。如:「雞冠」、「花冠」。
古代的一種儀式。為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禮。如:「冠禮」。
超越、領先。如:「豔冠群芳」、「收視率勇冠三臺」。
第一、最優秀的。如:「冠軍」、「全縣之冠」。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瀏覽人次:7706 收藏人次:705010
1.繫帽的帶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細纓革靴者,皆鳥集鵠立。」
2.綵帶。《儀禮.士昏禮》:「主人入,親說婦之纓。」漢.鄭玄.注:「婦人十五許嫁,笄而禮之,因著纓,明有繫也,蓋以五采為之,其制未聞。」
3.馬腹前的皮帶。《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十有再就。」漢.鄭玄.注:「纓,今馬鞅,王路之樊及纓皆以五采罽飾之。」
4.用線、繩、毛等做成像穗子的裝飾物。如:「長槍上紮著紅纓子。」《水滸傳》第三回:「史進頭戴白范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纓。」
5.蘿蔔、芥菜等植物的莖和葉子。如:「蘿蔔纓子」、「芥菜纓兒」。
6.繩索。《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繫。《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唐.柳宗元〈乞巧文〉:「乃纓弁束衽,促武縮氣。」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13050 收藏人次:793131
1、「同室」:《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1>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2>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注解〕
(1) 同室:同一家的人。可引申為自家人。
(2) 被髮纓冠:頭髮披散著,帽帶沒繫,纏住頭髮。形容匆忙急迫的樣子。被,通「披」,音ㄆ|。纓冠,帽帶纏住頭髮。纓,音|ㄥ。見「披髮纓冠」。 2、「操戈」:《左傳.昭公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犯懼,告子產。子產曰:「是國無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與。」犯請於二子,請使女擇焉,皆許之。子皙盛飾,入,布幣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觀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
同室     
瀏覽人次:332 收藏人次:0
2.同一家人。如:「兄弟同室,如果鬩牆相爭,不會令人恥笑嗎?」《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鄉鄰     
瀏覽人次:291 收藏人次:0
同一鄉里的人。《孟子.離婁下》:「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