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罷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戰爭。《莊子.盜跖》:「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昆弟,共祭先祖。」《三國演義》第七回:「兩家各罷兵,再休侵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休止。如:「罷工」、「罷課」、「罷手」。
免除、廢止。如:「罷免」、「罷官」。
完畢。如:「吃罷」、「做罷功課」。
嘆詞。表示失望、忿恨等的語氣。如:「罷了!罷了!再多說也無用。」
用於句末,用法同「吧」。如:「好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負薪救火注音︰ㄈㄨˋ ㄒ|ㄣ ㄐ|ㄡˋ ㄏㄨㄛˇ漢語拼音︰fù xīn jiù huǒ釋義︰猶「抱薪救火」。見「抱薪救火」條。 01.《韓非子.有度》:「(其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02.《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參考詞語︰抱薪救焚注音︰ㄅㄠˋ ㄒ|ㄣ ㄐ|ㄡˋ ㄈㄣˊ漢語拼音︰bào xīn jiù fén釋義︰猶「抱薪救火」。見「抱薪救火」條。 01.漢.獻帝〈令州郡罷兵詔〉:「丘牆懼于橫暴,貞良化為群惡,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1>猶豫未有所決。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痛改前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改正以往的過錯。《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則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漢武帝悔輪臺之失而罷兵,宗社之幸也。」《鏡花緣》第一四回:「色隨心變,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雲的顏色也就隨心變換。」也作「痛滌前非」。
水土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生活環境的變遷所造成的不適應。《水滸傳》第一○一回:「說軍士水土不服,權且罷兵,以致養成大患。」《鏡花緣》第四四回:「奈小山受不慣海面風浪,兼之水土不服,竟自大病。」也作「水土不伏」。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參見「窮兵黷武」條。《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使翌日之瘳無爽,經營之志獲甲,黷武窮兵,雖見譏於良史,雄圖遠略,足方駕於前王者歟。」唐.陸贄〈收河中後請罷兵狀〉:「然而陛下懷悔過之深誠,降非常之大號,知黷武窮兵之長亂,知急征重斂之剿財。」
霸王別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秦代故事戲。敘劉邦與項羽相約以鴻溝為界,各自罷兵。韓信用計使項羽進兵,又在十里山布下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項羽在營中聽見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以為楚軍都已降漢,乃與愛妾虞姬飲酒作別。後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至烏江時,因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乃自刎而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