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罷市     
瀏覽人次:321 收藏人次:0
1.歇市,停止市集。《晉書.卷三四.列傳.羊祜》:「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罷市。」《舊五代史.卷八八.晉書.列傳.李從璋》:「二年九月終于任,年五十一,鄧人為之罷市,思遺愛也。」
2.商人為某種要求,而聯合起來停止營業。《儒林外史》第一七回:「百姓要留這官,鳴鑼罷市,圍住了摘印的官,要奪回印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將來官府要派咱們出錢,俺第一個罷市。」
    
瀏覽人次:25297 收藏人次:3738805
停止、休止。如:「罷工」、「罷課」、「罷手」。
免除、廢止。如:「罷免」、「罷官」。
完畢。如:「吃罷」、「做罷功課」。
嘆詞。表示失望、忿恨等的語氣。如:「罷了!罷了!再多說也無用。」
用於句末,用法同「吧」。如:「好罷!」
    
瀏覽人次:10853 收藏人次:2892596
物品買賣交易的場所。如:「市場」、「股市」、「市集」、「夜市」。
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如:「都市」、「城市」。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
    
瀏覽人次:12420 收藏人次:7447929
3.攔截、阻擋。《舊唐書.卷一三五.盧杞傳》:「長安為之罷市,百姓相率千萬眾邀宰相於道訴之。」
玄奘     
瀏覽人次:4638 收藏人次:364329
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回國譯經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同年五月創譯《大菩薩藏經》20卷,九月完成。  貞觀二十年正月,玄奘譯出無著《顯揚聖教論》20卷;並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同年尚譯出《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推進了因明在中國的發展,嗣又奉敕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於印度。二十...
    
瀏覽人次:4538 收藏人次:165120
1.許多人在一起喧鬧。如:「瞎起鬨」、「一鬨而散」。《清史稿.卷二九一.劉師恕傳》:「師恕族人諸生洞嗾不得賑者,鬨堂罷市。」
一片     
瀏覽人次:1711 收藏人次:0
3.一陣。《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曉得百姓要留言官,鳴鑼罷市,圍住了摘印的官,要奪回印信,把城門大白日關了,鬧成一片。」
五四運動     
瀏覽人次:1007 收藏人次:0
活動,並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訴求,各地分別以罷工、罷課、罷市、抵制日貨等方式響應。最後北京政府在輿論下,被迫拒絕簽署對德合約。(註2) 內容說明「五四運動」主要由兩個背景因素激發而出:第一,「二十一條」要求和巴黎和會的「山東決議案」所燃起的愛國熱情,使得民初以來的反日情結以及國仇家恨的情緒沸騰到最高點。其次,發自於新知識分子提倡以新文化運動來建設新中國的強烈訴求,他們提倡學習西洋文明、重估與改造傳統文化的努力,伴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行及白話文的推動,使得自由主張、反抗傳統權...
羊祜     
瀏覽人次:661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1~278)字叔子,晉南城人。武帝時鎮襄陽,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人心,與陸抗對境,務修德以懷吳人,官至征南大將軍,陳伐吳之計,後病卒,南州民為之罷市巷哭,為立碑峴山,望其碑者皆流淚,時稱為「墮淚碑」。
五卅慘案     
瀏覽人次:596 收藏人次:251479
民國十四年五月三十日,上海公共租界由於紗廠工人不滿廠方長期壓榨虐待,發動罷工抗議,引起租界業主射殺支援罷工的學生、群眾,導致上海全埠罷工、罷市、罷課,全國各地亦響應,成為五四運動以後最有聲勢的運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