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羈縻     
瀏覽人次:3331 收藏人次:938476
縻,繫牛的繩索。羈縻引申為牽制、維繫。《史記.卷二五.律書》:「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漢書.卷六一.張騫傳》:「大宛以西皆自恃遠,尚驕恣,未可詘以禮羈縻而使也。」
    
瀏覽人次:20277 收藏人次:2660694
1.馬絡頭,套住馬口的嘴套。《文選.曹植.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2.古代小女孩的髮髻。《禮記.內則》:「翦髮為鬌,男角女羈。」
3.寄居在外的旅客。《左傳.昭公七年》:「單獻公棄親用羈。」晉.杜預.注:「羈,寄客也。」
4.姓。如漢代有羈栩。
1.繫綁、拘擊。《文選.賈誼.弔屈原文》:「使騏驥可得係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
2.拘束、牽絆。如:「羈絆」、「羈束」、「放蕩不羈」。《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我寧游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資治通鑑.卷二四二.唐紀五十八.穆宗長慶元年》:「進退皆言朅牽,意見悉遭蔽塞。」
3.停留。《聊齋志異.卷一○.葛巾》:「妾處耳目多,不可久羈,蹈隙當復來。」
    
瀏覽人次:2048 收藏人次:250161
1.牽引牛的繩子。《說文解字.糸部》:「縻,牛轡也。」《文選.潘岳.藉田賦》:「坻場染屨,洪縻在手。」
2.姓。如商代有縻元。
繫縛、牽絆。《三國志.卷二八.魏書.諸葛誕傳》:「今三叛相聚於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將使同就戮,吾當以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宋.蘇軾〈僧惠勤初罷僧職〉詩:「既為物所縻,遂與吾輩同。」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38107 收藏人次:2546595
《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吾朱傳.陸瑁》嘉禾元年,公車徵瑁,拜議郎、選曹尚書。孫權忿公孫淵之巧詐反覆,欲親征之,瑁上疏諫曰:「臣聞聖王之御遠夷,羈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謂之荒服,言慌惚無常,不可保也。今淵東夷小醜,屏在海隅,雖託人面,與禽獸無異。……且沓渚去淵,道里尚遠,今到其岸,兵勢三分,使彊者進取,次當守船,又次運糧,行人雖多,難得悉用;加以單步負糧,經遠深入,賊地多馬,邀截無常。若淵1>狙詐2>,與北未絕,動眾之日,脣齒相濟3>。若實孑然4>無所憑賴,其畏怖遠迸5>,或難卒滅。使天誅稽於朔野,山虜承間而起,恐非萬安之長慮也。」權未許。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猶警,...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13642 收藏人次:1093718
獲元惡并其下將率八十四人,生獻闕下,其餘逼逐俘虜二十餘萬,並給耕牛種糧,令還舊居。統外一十八州牧守,羈縻反覆,歷代不賓,皆受首請罪,願為臣妾。嘉其自新,俾守厥舊。商農漁樵,各復其業;悼耋鰥寡,各安其宅。變氛沴1>為陽煦2>,化險阻為夷途3>。五嶺之人,若出元泉而觀白日,如蹈烈火而蒙寒冰。書上聞,優詔嘉焉。公卿百辟,將校耆艾,咸願歌頌勛烈,以銘於石。 〔注解〕
(1) 氛沴:疫厲、禍害。沴,音ㄌ|ˋ,惡氣、災病。
(2) 陽煦:光明、溫暖。煦,音ㄒㄩˇ。
(3) 夷途:平坦的道路。夷,平坦。
放縱     
瀏覽人次:6886 收藏人次:270440
1.縱容,不加約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詔書罷菀,而以賜賢二千餘頃,均田之制從此墮壞。奢僭放縱,變亂陰陽,災異眾多。」
2.不循規矩禮節。《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今赤眉入關,更始危殆,權臣放縱,矯稱詔制。」
畏威懷德     
瀏覽人次:549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僖公十五年》:「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敬畏威勢,感懷恩德。《梁書.卷五四.諸夷傳.海南諸國傳》:「或泛海三年,陸行千日,畏威懷德,無遠不至。」《舊唐書.卷六二.李大亮傳》:「其自竪立稱藩附庸者,請羈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懷德,永為蕃臣。」
外藩     
瀏覽人次:320 收藏人次:0
3.外國。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蓋本朝龍興之初,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盛行東土,又夙為蒙古諸部落所崇信,故優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鷙悍     
瀏覽人次:307 收藏人次:0
像鷙鳥一般的凶猛強悍。《宋史.卷四八五.外國傳一.夏國傳上》:「羌人鷙悍,但羈縻而已,非能制也。」
羅鉗吉網     
瀏覽人次:243 收藏人次:0
唐玄宗天寶年初,李林甫為相,以誣陷排除異己,任羅希奭、吉溫為御史,二人承李意為虐,持法深刻,致冤獄不已,時人稱為「羅鉗吉網」。典出《舊唐書.卷一八六.酷吏傳下.羅希奭傳》。後比喻為酷吏枉法,陷人以罪。明.沈鯨《雙珠記》第一六齣:「懊恨姦雄張健吻,羅鉗吉網交侵,縲絏羈縻,欄楯嚴緊,飛燕無由傳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