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7.9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羸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露骨。《左傳.昭公元年》「以露其體」句下唐.孔穎達.正義:「肥則膚肉厚,骨不見;瘦則肌膚薄,故體羸露羸露,是露骨之名,其義與裸相近。裸,露形也。羸,露骨也。」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五.十反》:「久抱重疾,氣力羸露,耳聾目眩,守虛隕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地面的水氣,在夜間遇冷所凝結的水珠。如:「露水」、「露珠」。
表現、顯現。如:「顯露」、「展露」、「表露」、「暴露」、「原形畢露」。
芳香、甘甜的液體。如:「玉露」、「花露水」、「果子露」、「桂花露」。
屋外沒有遮掩的地方。如:「露天」、「露宿」。
作「顯現」義的口語單用動詞。如:「露出馬腳」、「衣角外露」。
洩漏。如:「露了口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瘦弱。如:「羸馬」。《南史.卷四六.周盤龍傳》:「形甚羸而臨軍勇果,諸將莫逮。」唐.司空圖〈商山〉詩二首之一:「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雲臺畫像人。」
2.疲憊。如:「羸兵」、「羸憊」。《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羸弊日久,難以待變。」
3.破舊。《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公府掾史率皆羸車小馬,不上鮮明,而遵獨極輿馬衣服之好。」
以繩索鉤取、纏繞。《易經.大壯卦.九三》:「羝羊觸藩,羸其角。」唐.孔穎達.正義:「羸,拘羸纏繞也。」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
蛇影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
杯蛇弓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
弓影浮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
弓影杯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