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537.5427 ms
共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老公公」。
對長輩的尊稱。如:「王老」、「李老」。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陳舊、過時。如:「老式」、「老套」、「穿著老氣」。
年久的、原來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老地方」。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近。如:「老師」、「老闆」、「老王」、「老婆」。
總是、常常。如:「他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很、極。如:「老遠」、「老早」。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
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浮不實在。如:「浮滑」、「油腔滑調」、「老奸巨滑」、「滑頭滑腦」。
|
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術不正、虛偽陰險。如:「奸臣」、「奸笑」、「奸雄」、「奸詐」、「老奸巨滑」、「姑息養奸」。
|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
年高德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揚雄《法言.孝至》:「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劭者,是孔子之徒與!」指年紀大而有德望。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齣:「終南山有一隱士,年高德劭,時望所尊,人皆稱為陳公。」後用為祝壽用語。也作「德高年劭」、「德碩年高」、「德劭年高」。
|
老奸巨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歷世情而極奸詐狡猾的人。《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王明耀是老奸巨猾,一路談談說說,席上生風,大邊卻一遞一聲的『老憲臺』,叫得個個人肉麻。」也作「老奸巨滑」。
|
笑面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面善心惡的人。[例]這人是個笑面虎,別看他整日笑嘻嘻的,其實最老奸巨滑了。
|
正人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行端正的人。《明史.卷一七九.鄒智傳》:「願陛下以宰相為股肱,以諫官為耳目,以正人君子為腹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相與了這樣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