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 ms
共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家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稱父母。《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倒是我作老家兒的不會蔭庇到你,轉叫你為我先受了累了,這是我心裡難過的去處。」
|
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
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原來的。[例]老家、老地方、老規矩
|
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剛、方才。如:「驚魂甫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乃投寓於李老家,時甫過午也。」《清史稿.卷四一八.列傳.毛昶熙》:「今日巨寇甫平,兵戈未息,滇、黔、秦、隴,烽火驚心;皖、豫、直、東,瘡痍滿目。」
|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僕僕」係由「風塵」及「僕僕」二語組合而成。
「風塵」是出自漢.秦嘉〈與妻書〉。秦嘉,字士會,東漢隴西人。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簿吏,因此須向中央報告該郡境內所有統計數據。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來不及當面告別,於是互贈詩文抒發思念之情,《玉臺新詠》即收錄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
|
響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十載繁華夢》第八回:「跟手又唱第二齣,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掛白鬚,扮老家人,唱過嶺時,全用高字,真是响(響)遏行雲。」
|
山高水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山一樣的高聳,像水一樣的長流。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唐.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宋.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亦用以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張巡別母》:「切莫慮親老家貧,山高水長。」
|
依依不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留戀,捨不得分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匡超人依依不捨,又急於要家去看父親,只得灑淚告辭。」《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巧姐等在劉老老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捨。更有青兒哭著恨不能留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