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8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孢子」之別名。參見「孢子」條。
胞子生成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細菌在環境不適合與營養不良時,在細胞質內會形成一個內胞子(endospore)。胞子對於乾燥、熱、化學藥品、輻射的抵抗力極強。於適當環境下,可再度發育成為營養細胞(vegetative cell)。一個菌體只產生一個胞子,故胞子之形成並非繁殖的方式,只是一種生理上的休眠狀態。多數胞子生成菌為革蘭氏陽性,除了Desulfotomaculum屬為革蘭氏陰性之外,只有Sporosarcina屬為球菌,其餘皆為桿菌。Bacillus、Lactobacillus、Sporosarcina屬為好氧性或兼氧性,而Clostridium與Desulfotomaculum屬為厭氧性。大部份胞子生成菌為土...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孢子體」之別稱。參見「孢子體」條。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細胞內所形成的胞子,稱為內胞子,是某些細菌所特有的一種構造。內胞子為一厚壁的構造,對於高溫、乾燥具有高折射率及抵抗力,使其在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環境下仍可保持其活性一段時間。當內胞子從母細胞脫離時,它們可以在極端熱、乾熱及曝露在有毒物質(例如消毒劑)時仍能存活。常見的產胞菌屬有Bacillus及Clostridium二屬,均為革蘭氏陽性桿菌,其中Bacillus為好氧菌,Clostridium則為絕對厭氧菌。產胞菌的存在將產生食品工業上特殊的問題,由於某些內胞子可以抵抗煮沸超過一個小時,對於以熱避免食品腐敗的加工過程值得注意。當細菌處於惡劣的條件下時,就會開始產胞(sporulation)...
分生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生在真菌的菌絲前端的無性胞子,有時以一個及成串方式著生。而且分生胞子的形狀大小,常因真菌菌種不同而異。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構造中產生小孢子的胞子囊。多用於孢子異型之蕨類及裸子植物。也稱為「花粉囊」。
胞子囊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孢子囊群」的別名。參見「孢子囊群」條。
胞子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孢子世代」之別稱。參見「孢子世代」條。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原生動物。體為橢圓形或長形,外覆薄膜,如寄生人體的瘧媒蟲。也作「孢子蟲」。
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類植物的生殖組織,中藏孢子,在地衣的表面。也作「孢子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