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丑]告相公得知,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末〕一口胡柴。」《西遊記》第四一回:「那潑猴頭!我與你有甚親情?你在這裡滿口胡柴,綽甚聲經兒?」也作「胡謅」、「胡嘈」。
滿口胡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柴,胡扯。滿口胡柴指滿嘴胡言亂語、滿口胡扯。《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鸞吹發急道:『四姐滿口胡柴,三位妹子該動公憤,怎樣奈何他,纔出的這口氣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通稱。如:「胡人」、「五胡亂華」。
來自胡族或外國的。如:「胡桃」、「胡瓜」、「胡琴」。
任意、隨便。如:「胡鬧」、「胡亂」、「胡說」、「胡作非為」、「胡言亂語」。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燃燒用的小木枯枝。如:「柴火」、「木柴」、「打柴」、「薪柴」。
胡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他歪吟的幾句詩,胡謅下一道文,都是些要人錢諂佞臣。」《老殘遊記》第四回:「你別信他們胡謅!沒有的事!」也作「胡柴」、「胡嘈」。
胡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那老成的道:『不要胡嘈!六老平生不是這樣人。』」也作「胡柴」、「胡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