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脾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脾臟腫大。參見「巨脾症」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體內的器官之一。長圓形呈赤褐色,位於腹腔左上側,胃底外側。具製造白血球、分解紅血球、儲藏鐵質、調節蛋白質的新陳代謝等功能。
脾氣:人的性情、情緒。如:「他的脾氣很大。」、「老闆正在發脾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肉浮脹。如:「紅腫」、「浮腫」、「腫脹」、「鼻青臉腫」。
炭疽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名。為炭疽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病。病畜的症狀是發高熱、痙攣、口和肛門出血、胸部、頸部或腹部腫脹。人感染後,則發生皮膚膿皰、咳嗽、吐痰、呼吸困難、脾腫脹等症狀。
傷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病名。病原體為沙門氏傷寒桿菌,可經由飲水或食物傳染。潛伏期約為兩周,症狀為發燒、頭痛、發冷、腹痛、便祕或腹瀉、脈搏緩慢,甚至出現肝脾腫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腸胃出血、肺炎等併發症。也稱為「腸傷寒」。
紅斑性狼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自體免疫性結締組織的疾病,可分為圓板狀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兩種。圓板狀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良性皮膚病,好發於臉部。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可侵犯全身任何器官組織的疾病,病人血清內可發現多種自體抗體,多發生於年輕女性。主要症狀有皮疹、臉頰出現典型蝶形紅斑、皮膚對日光過敏,並以被侵犯的器官組織為臨床表現,如關節痛、肝脾腫大等。治療方面可用副腎皮質類固醇長期服藥控制。目前的五年生存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地中海型貧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以血紅素球蛋白缺陷為特徵的遺傳血液病。新生兒在出生數月內即有貧血、肝脾腫大的症狀,並導致發育不良,容易骨折,嚴重時更可導致死亡。病情嚴重的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需靠定期輸血來維持生命。其基因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常見於祖籍地中海地區、中東及南亞的人群,有時亦見於某些北歐人及印第安人。
高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即高雪氏症(Gaucher disease)。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因體內缺乏一種醣脂類特殊水解酶,而使醣脂類物質堆積在肝臟、脾臟、骨髓,甚至到神經系統。患者會有肝脾腫大、貧血、出血傾向及骨骼發育不正常等明顯症狀。
血吸蟲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血吸蟲寄生所引發的疾病。成蟲主要寄生在肝臟和腸內,引起的疾病症狀有:發燒、倦怠、腹瀉、腹痛、肝脾腫大及長期糞便帶血而導致的貧血。
黑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以白蛉為媒介的寄生傳染病,其致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蟲。症狀為發燒,肝脾腫大,貧血,身體消瘦,腹部膨脹,皮膚呈現暗褐色,鼻和牙齦出血,白血球減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