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腰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刑法。將犯人從腰部斬為兩截。《史記.卷六八.商君傳》:「不告姦者腰斬,告姦者與斬敵首同賞。」《三國演義》第一○九回:「遂令將三人腰斬於市,滅其三族。」
2.比喻將事物從中間割裂。如:「這個計畫執行到一半,就被腰斬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刀砍劈。如:「斬首」、「斬決」、「斬草除根」、「快刀斬亂麻」。
斬獲:本指戰場上的收穫,後引申指一切收穫而言。如:「此次考察,大有斬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中間,上身與下身交接處。如:「柳腰」、「扭腰」、「腰圍」、「腰身」。
事物的中間部分。如:「山腰」、「攔腰中斷」。
腎臟。如:「腰子」、「豬腰」。
繫掛在腰上的。如:「腰包」、「腰帶」。
腰果:常綠喬木植物。原產於南美。葉互生,倒卵形。花色粉紅。果實也稱為「腰果」,形狀像腎臟,核仁可以食用,果殼可製油。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 (4) 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 (5) 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 見殺:被殺。 (7)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 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 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 令:假使。 (11) 至今:延續到今。 (12) 當世:指漢宣帝。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7) 以筦闚天:透過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窺」。 (8) 以蠡測海:用水瓢測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9) 以莛撞鐘:用草莖去敲鐘。莛,音ㄊ|ㄥˊ,草莖。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7) 以筦闚天:透過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窺」。 (8) 以蠡測海:用水瓢測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9) 以莛撞鐘:用草莖去敲鐘。莛,音ㄊ|ㄥˊ,草莖。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隻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手遮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東門黃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趙高誣以謀反罪名,臨刑腰斬時懊悔的告訴他的兒子說:「我想與你牽著黃犬到東門外逐兔,哪裡有可能啊!」典出《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後用以比喻做官遭禍,抽身悔遲。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東門黃犬,固以長悲;南陽白衣,何可復得!」
晁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而當時的宰相袁盎告訴景帝說,七國是為了晁錯而起兵的,只要殺了晁錯,諸候們就會息兵。所以,晁錯就被腰斬於東市。但是七國並不退兵,最終漢朝廷不得不出兵才平息叛亂。漢景帝事後對於錯殺晁錯懊悔不已,而且其處決過程幾乎在當時就遭指責。司馬遷的《史記》書「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而班固的《漢書》則直書「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說明晁錯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到刑場立即腰斬的。 哲學觀點研究張恢、申不害、商鞅的法治學說。 著作《漢書•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