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5.74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臘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十二月初八。參見「臘八」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陰曆)十二月。如:「臘月」、「臘八」。
鹽漬後風乾或薰乾所製成的。如:「臘肉」、「臘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如:「落日」、「日上三竿」、「烈日當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表示月分的第幾天。如:「十月十日」、「四月四日」。
全天,一整天。如:「明日」、「今日」、「昨日」。
特定的一天。如:「忌日」、「生日」、「紀念日」、「國慶日」。
白天,與「夜」相對。如:「日間部」、「黑夜白日」、「夜以繼日」。
時間。如:「他日」、「來日」、「往日」、「日久見人心」。
每天。如:「日曆」、「日記」、「日積月累」、「日新月異」。
季節。如:「夏日」、「春日」。
日本的簡稱。如:「日貨」、「日語」、「赴日觀光」。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時。如:「家無三日糧」、「醫生開了五日份的藥」。
部首。
常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年。唐.杜甫〈臘日〉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銷。」唐.韓愈〈酬藍田崔丞立之絰騝見寄〉詩:「京城數尺雪,寒氣倍常年。」
箭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箭的尖端。唐.劉禹錫〈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箭頭餘鵠血,鞍旁見雉翹。」《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其徒曰:『箭頭有藥,毒已入骨。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若怒氣衝激,其瘡難治。』」
伏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之伏日及冬之臘日,為秦漢時令名。漢.楊惲〈報孫會宗書〉:「歲時伏臘,烹羊炮羔。」唐.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
臘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臘月祭祀祖先、百神,起初並無固定日期,直到南北朝佛教盛行後,因臘月(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各寺皆舉行浴佛會,於是將臘月祭日與佛教的儀式混合為一,定初八為祭祀日,後才有臘八的名稱。也稱為「佛成道日」、「臘日」。
歲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的開始。《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漢改曆,以正月為歲首。」唐.李頎〈欲之新鄉答崔顥綦毌潛〉詩:「明朝東路把君手,臘日辭君期歲首。」
臘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常在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以趕走不祥的疫鬼,祈求平安。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十二月》:「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公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除罪障。」
口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塗敷在脣部,防止嘴脣凍裂的藥品。古代多由皇上賞賜給臣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忠至》:「臘日,賜北門學士口脂、蠟脂。」也稱為「護脣膏」、「脣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