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詡     
瀏覽人次:12751 收藏人次:1444359
自誇、自耀。如:「他自詡為全班最聰明的人,高傲的神態,實在令人討厭。」《明史.卷二五七.列傳.陳新甲》:「新甲不引罪,反自詡其功,帝益怒。」
    
瀏覽人次:19402 收藏人次:833202
1.誇口、說大話。《說文解字.言部》:「詡,大言也。」如:「自詡」。《新唐書.卷七十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瑰侈相夸詡。」
    
瀏覽人次:14018 收藏人次:4526429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既生瑜,何生亮     
瀏覽人次:28037 收藏人次:108470
(諺語)瑜,周瑜。亮,諸葛亮。周瑜年少得志,且機智過人,但每次計謀皆被諸葛亮識破,臨死之際,感慨萬千,遂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嘆。後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如:「他一向以公司的業務王牌自詡,但自從小李進公司後,表現傑出,他常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乾隆     
瀏覽人次:2500 收藏人次:334413
入版圖,乾隆時又平定西北、西南及回疆,領有天山南北路全域,置為新疆省。乾隆親自撰寫成《十全武功記》,自詡「十全老人」。乾隆五十七年,命人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十全武功」指「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至此,清朝的版圖已達到約1300萬平方千米。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BE%E9%9A%86%E5%B8%9D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
自誇     
瀏覽人次:1154 收藏人次:0
自己誇示、炫耀。唐.杜甫〈戲贈友〉詩二首之一:「自誇足膂力,能騎生馬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在順城門店中,聞卿自誇手段,天下無敵。」
劉長卿     
瀏覽人次:764 收藏人次:0
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 觀點劉長卿詩以五言、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七律如「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過賈誼宅》,歷來傳誦人口。絕句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則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 評價宋張戒《歲寒堂詩話》說:「隨州詩韻度不能如韋蘇州之高簡,意味不能如王摩詰、孟浩然之勝...
陳陶     
瀏覽人次:636 收藏人次:0
的知識分子,陳陶目睹大唐帝國的內憂外患,政治腐敗,卻不甘虛度年華,思索“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他自詡為“谷底蘭”、“波中鷗”,志在政治上施展才華,有一番作為,建功立業,報效國門。他在《海昌望月》詩中宣稱:“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但是,殘酷而又嚴峻的社會現實,無情粉碎了陳陶的迷夢,致使他鬱鬱不歡,憤憤不平。今天看來,他認為“古來成事盡書生”(《閒居雜記》)的想法是多麼幼稚!他在《江中逢故人》一詩中感嘆道:“十年蓬轉金陵道,長哭青雲身不早。故鄉逢盡白頭人,清江顏色何曾老?”朝政昏庸,國勢衰微,知識分子徒有愛國之心、報...
卜大中     
瀏覽人次:590 收藏人次:0
新聞界與學術界,以“內行人眼中的外行人、外行人眼中的內行人”自居,在政論立場上以“藍綠各打五十大板”自詡。事實上卜大中的政治立場稍偏綠營,而且會一針見血的批判中國民族主義。他在〈我對中國知識分子有一點失望〉一文中指出:“《中國時報》刊出龍應台文章,大意是說,經過的觀察,她發現中國人其實不需要民主,民主對中國人沒什麼好處,只會帶來混亂跟經濟挫敗……台灣一些所謂大師批評台灣的時候,通通都是民主派、自由主義者;他們講到中國,卻突然變成民族主義者……他們有好幾把尺、好幾個標準;所以當中國主義強大起來,他們就背棄台灣價值。……”卜...
平路     
瀏覽人次:516 收藏人次:0
初開始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擔任中心主任,居港後著作有《讀心之書》、《浪漫不浪漫》等。 觀點 平路自詡自己的文章是“進步觀點的文字”。由父系文學出發,書寫移民主題中的文化認同、原鄉情懷等男性文學的中心主題,但她卻能不受制於社會制度與男性思維的牽絆,對既定的社會文化定見提出重重質疑,有意識地大力抨擊沙文主義。不但能以堅定的姿態發聲,更能顛覆各種制式權威,開創新的小說世界。在小說主題上,並非只探究屬於「女性」的部分,亦將反對霸權的姿態擴大到語言的牢籠、意識型態的箝制及社會文化的制約的層面。聲音無處不在:由行為心理、動物權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