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51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致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疑。《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出》:「張協離家,一千里外,無央厄免得致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與。如:「致送」、「致贈」。
招引。如:「招致」、「致禍」。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竭盡、盡力。如:「致力」。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獲得。如:「致富」。
使得。如:「導致」、「以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信而加以猜測。如:「懷疑」、「猜疑」、「半信半疑」、「疑是地上霜」。
無法解決、推斷的。如:「疑案」、「疑義」、「疑團」、「疑難」、「疑雲」。
猶豫不定。如:「猶疑不決」、「遲疑不定」。
方正不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正直,不逢迎諂媚。《明史.卷一八○.王徽傳》:「有方正不阿者,即以為不肖,而朝夕讒謗之,日加浸潤,未免致疑。」也作「方正不苟」。
興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味或情致引發之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隟。然每至興會,故有相思。」《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
黃宗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於昭十七年六月」(魯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可見《夏書》本文不同孔書、左氏而非偽也,則不能不致疑於古文矣」。西人Fred Espenak的數據表明黃宗羲的推算完全正確。沈括於《夢溪筆談•技藝》中說:「淮南人衛朴精於曆術,一行之流也。《春秋》日蝕三十六,諸曆通驗,密者不過得二十六七,唯一行得二十九,朴乃得三十五,惟莊公十八年一蝕,今古算皆不入蝕法,疑前史誤耳」。沈括之說,世後沒人懷疑。黃宗羲作《春秋日食曆》,對此觀點進行進行了分析和修正。黃宗羲用西漢三統曆推算出魯莊公十八年二月是否有閏,並用授時曆並參考西方曆法,說...
有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交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
央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禍、災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出》:「張協離家,一千里外,無央厄,免得致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