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舊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有的愁恨。唐.盧綸〈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詩:「舊恨尚填膺,新悲復縈睫。」
新愁舊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添的愁情和舊時的遺恨。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宋.蘇軾〈四時詞〉四首之三:「新愁舊恨眉生綠,粉汗餘香在蘄竹。」
舊恨新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積心頭的愁悶加上新有的悵恨。極言因失意而累積重重愁恨,不得排遣。宋.向滈〈如夢令.舊恨新愁無際〉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二齣:「傷心處,提起舊恨新愁,多少淚滴。」也作「舊愁新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老的、過時的、經過長久時間的。如:「舊式」、「舊習慣」。
從前的。如:「舊日」、「舊交」。
用過一段時間的。如:「舊車」、「舊衣服」。
以前所熟識的人、事、物。如:「念舊」、「懷舊」、「憶舊」、「親朋故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懷怨。如:「恨意」、「仇恨」、「恨之入骨」。
憾事。如:「遺恨」、「抱恨而終」、「自古多情空餘恨」。
後悔。如:「悔恨萬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刪掉、取消。如:「新愁舊恨,一筆勾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宿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蓄舊恨。《孟子.萬章上》:「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那‧魯道(Mona Ludao,1882~1930),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族頭目,1930年霧社事件的發起人。目錄1 生平1.1 早年1.2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1.3 霧社事件與遺骸2 參考書目 生平 早年莫那‧魯道是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人,父親魯道‧魯黑(Ludao Luhei)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的頭目,也是霧社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莫那‧魯道高大剽悍,13歲時便開始出草。(註1)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統治初期,日人尚且...
萍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本不相識的人,因偶然相遇而認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七齣:「悠悠萍水一番親,舊恨新仇幾句論。」《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萍水英雄,一力擔承患難。」
略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譬喻。指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如宋辛棄疾的〈念奴嬌〉詞「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雲山千疊」中的舊恨、新恨是喻體,春江流不盡、雲山千疊是喻依;而喻詞「如」字省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