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9.5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荀勗(?-28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勗,晉代目錄學家。字公曾(或云公會),潁川潁陰人。年10餘歲,便能屬文。及長,仕魏,為安陽令,轉從事中郎,領記室。入晉後,拜中書監,領著作、祕書監。官至尚書令,太康10年(西元289年)卒,年80餘,諡成。
  勗於武帝時掌樂事,修律呂。又與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及得汲家中古文竹書,奉召撰次,編成〔中經新簿〕,列在祕書。此部目錄書,按當時文化典籍發展和變化的具體情況,分類有所變革,開創了四部分類法。南朝百餘年間之官修目錄,基本上都接受了此一分類法,影響頗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勉勵。如:「勗勉」。漢.蔡琰〈悲憤詩〉:「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為晉所滅,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新絳縣西。
2.一種草。也稱為「荀草」。《山海經.中山經》:「青要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稿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3.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荀況。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