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8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荷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肩負鋤頭。《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於田間。」
戴笠荷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著斗笠,扛著鋤頭。指農夫。如:「炎炎夏日,戴笠荷鋤的農夫正辛勤的在田間工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肩膀扛著。如:「荷鋤」、「荷槍」。《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灌夫》:「身荷戟,馳不測之吳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土、除草的農具。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唐.王維〈渭川田家〉詩:「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相近,而與「可」字或「何」字所代表的詞語的意義無關,「可」及「何」甲骨文分別作可及何,分別像斧柯和荷鋤之形。漢字是語素文字,語素是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形聲的構形因此是根據語素的兩個方面──音節和語義,以構造文字。三、辨析:形聲字形符表構意,聲符表聲,似乎清楚明白;然而,極多形聲字,聲符同時兼有意符的作用,形聲與會意(甚至像形)不分。以「趾」為例,從足,止聲。但是,止,甲骨文作止,像腳掌上腳趾之形,因此,「止」不但是聲符,也是像形的形符,趾,既是從足止聲的形聲字,更是從足從止的合體像形字。再以「嫁」為例,《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田中的雜草。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畫的封套。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唐.王維〈濟州過趙叟家宴〉詩:「荷鋤修藥圃,散帙曝農書。」
依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留戀不捨的樣子。如:「她依依不捨地離開家。」。唐.王維〈渭川田家〉詩:「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自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調適,有自我排遣、自我娛悅的意思。《楚辭.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徵君》:「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南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南邊。如:「一個荷鋤老農,遠遠打南面走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