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著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登錄。《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張興傳》:「既而聲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萬人,為梁丘家宗。」《文選.陸倕.石闕銘》:「置博士之職,而著錄之生若雲。」
著錄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述編目的目的在描述圖書資料特徵,使讀者從著錄內容中認識圖書資料的外在特質。編目規則中規定的著錄項目為8大項,每一項再分細目,十分詳盡,但並非每一個圖書館均需完全著錄。〔中國編目規則〕與〔英美編目規則第2版〕(AACR 2)皆有著錄層次之規定,凡書目資料之著錄,依其詳簡分為簡略、標準及詳細3種著錄層次,各館可視需要採用適當之著錄層次。如藏書豐富、服務對象以各科專家、研究人員為主的圖書館,可採詳細著錄層次,提供較詳細之書目資訊;規模較小、以一般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圖書館,則不妨用較簡略之著錄層次。
  著錄層次之詳簡規定如下:
  第一著錄層次:即簡略著錄著錄項目包括:正題...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簡稱ISBD)是國際圖書館界公認的書目著錄標準,它規定書目著錄的項目及其順序。著錄的方法及使用的標點符號,使各國採用一致的書目著錄格式,便於國際間書目資訊交流。
  1969年8月,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在哥本哈根召開國際編目專家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Cataloguing Experts)...
國際書目著錄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書目著錄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簡稱ISBD)為國際圖書館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主持製訂的一套圖書資源著錄的國際標準,規定書目著錄的項目及其順序,著錄的方法及使用的標點符號,使各國採用一致的書目著錄格式,便於國際間書目資訊交流。 1969年8月IFLA基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書目控制,以及共享編目的需求,乃在哥本哈根召開國際編目專家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吴晓静,ISBD统一版的发展历程。上網日期:2011/03/10。檢自http://archive.ifla.org/IV/ifla73/papers/145-EscolanoRodriguez_McGarry-trans-zh.pdf。顧犇(2006)。《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及其最新发展。国家图书馆学刊,3,56-60。陳和琴(2007)。資訊資源類型標示研探。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4(4),57-75。
著錄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持書目紀錄之一致性,從事記述編目(Descriptive Cataloging)時,書目資料之著錄必須有依據,其依據即著錄來源。〔中國編目規則〕及〔英美編目規則〕(AACR 2)把著錄來源分為主要著錄來源(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和指定著錄來源(Prescribed Source of Information)兩種。
  主要著錄來源因資料類型不同而有差異,在編目規則中,對各資料類型之主要著錄來源,均有詳明之規定,供編目人員依序採擇著錄。各著錄項目(如題名及著者敘述項、出版項、稽核項等)則分別有指定著錄來源之規定,為各項目著錄之依據。
[文獻著錄總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自1983年以來,陸續製訂文獻著錄的國家標準,以加快文獻著錄標準化的進程。[文獻著錄總則],標準號為:GB. 3792.1-83,由國家標準局於1983年7月2日發布,是文獻著錄標準中的一項重要標準,其目的是為建立和健全大陸統一的文獻報導、檢索體系,開展國際情報交流,以便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文獻資源。
  [文獻著錄總則]的內容與[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基本一致。分如下10項:
  (一)引言。說明製訂本標準的目的、原則和功用。
  (二)名詞、術語。規疇了「文獻」、「著錄」、「款目」、「目錄」等4個名詞的涵意。
  (三)著錄事項。規定有題...
〔古籍著錄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籍著錄規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號GB 3792.7-87。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負責起草,國家標準局1987年1月3日發布,沈乃文、曹淑文、鮑國強、薛英等為主要起草人,自1987年10月1日起實施。
  該標準是依據GB 3792.1-83〔文獻著錄總則〕,參考〔國際標準書目著錄(古書)〕[ISBD (A)],結合我國古籍特點及著錄傳統制訂的。是著錄語文古籍的依據,適用於編製各類型古籍目錄。它詳細規定了中國古籍著錄著錄項目、著錄項目標識符與著錄內容識別符、著錄格式、著錄詳簡級次、著錄用文字、文獻類型標識符、著...
地圖資料著錄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圖資料著錄規則」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號GB 3792.6-86。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負責起草,國家標準局1986年6月19日發布,1987年1月1日起實施,陸希泰為主要起草人。
  該標準是依據GB 3792.1-83〔文獻著錄總則〕的原則,參照〔國際標準書目著錄(地圖資料)〕(ISBD(cm)),結合我國文獻部門地圖資料的特點制訂的,是著錄地圖資料的依據。適用於編製國家書目及各類型目錄。它詳細規定了地圖資料的著錄項目、著錄項目標識符和著錄內容識別符、款目及著錄格式,著錄詳簡級次,著錄用文字、文獻類型標識、著錄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明。如:「著名」、「著稱」、「顯著」。
寫作、撰述。如:「著書」、「著述」、「著作等身」。
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著」、「巨著」。
穿、戴。如:「著裝」、「穿著打扮」、「穿衣著帽」。
結果、下落。如:「著落」、「尋找無著」。
使用。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確、實在。如:「著實」。
下棋時走一步棋或下一顆子。如:「著棋」、「棋高一著」。
接觸、碰觸。如:「著陸」、「著地」、「不著邊際」。
使接觸的事物,依附在別的物體上面。如:「著色」、「著墨」、「附著」。
點燃。如:「著火」。
接近、靠近。如:「前不搭村,後不著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陷入。如:「著迷」、「著魔」。
表示動作已有結果。如:「找著」、「睡著」、「蠟燭點著了」。
受到。如:「著涼」。
發生。如:「著急」。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著」、「正說著話」。
表示動作、狀態持續存在。如:「想著」、「瀰漫著」、「貼著標語」。
表示某種情形程度深,後面常與「呢」字連用。如:「多著呢!」、「好著呢!」、「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可沉著呢!」
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語氣。如:「慢著!」、「你可要牢牢記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抄寫、記載。如:「抄錄」、「記錄」、「登錄」。
採納、採取。如:「錄取」、「錄用」。
拷貝。如:「錄影」、「錄音」。
記載事物的書籍、冊子。如:「備忘錄」、「回憶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