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8.3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蓄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縮。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弱水蓄縮,其下不極。」
2.作事懈怠而不振作。《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縮,不可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藏、儲存。如:「儲蓄」、「蓄水池」。
留。如:「蓄髮」。
蘊藏、不表露。如:「含蓄」、「蓄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小、變短、變少。如:「縮短」、「縮減」、「縮小範圍」。
由伸展狀態收了回來。如:「縮著脖子」、「將手縮進被窩裡」、「烏龜將頭縮在殼裡。」
害怕、退避。如:「退縮」、「畏縮」、「縮頭縮腦」。
節省。如:「縮衣節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瓜。《詩經.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宋.辛棄疾〈念奴嬌.看公風骨〉詞:「世上兒曹都蓄縮,凍芋旁堆秋瓞。」
奉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漢之際,張耳、陳餘因細故而斷絕交情,結果張耳捧項嬰頭急遽投奔漢王。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用以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傳三.童貫傳》:「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懼,奉頭鼠竄,何面目復見天子乎?」也作「抱頭鼠竄」、「捧頭鼠竄」。
殿上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劉安世任諫議大夫時,敢與皇上當廷抗爭,執理不讓,時人稱為「殿上虎」。《宋史.卷三四五.列傳.劉安世》:「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爭,帝或盛怒,則執簡卻立,伺怒稍解,復前抗辭。旁侍者遠觀,蓄縮悚汗,目之為『殿上虎』,一時不敬懾。」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