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薪傳     
瀏覽人次:2205 收藏人次:0
比喻師生授受相傳不絕。參見「薪盡火傳」條。如:「當代青年,應負起中華文化千年薪傳之大業。」
薪傳      
瀏覽人次:79 收藏人次:0
舞曲名,林懷民編舞,1978年由雲門舞集在嘉義縣立體育館首演。為了紀念明天啟四年,顏思齊率領漳州、泉州人士,在今天的嘉義縣境內,建立了笨港十寨,這是先民在臺灣建立基業的開端。全劇共分八段,段落之間不落幕、不休息。音樂係集體創作,幕前曲由陳揚作曲,序幕是雲門舞者的人聲吶喊,間奏曲由陳達演唱,〈拓荒〉、〈播種〉、〈節慶〉三段由李泰祥作曲,國旗歌是黃自的原作,陳揚編曲,樊曼儂主唱,1979年由青年訪問團團員合唱,是一種難得組合。
    
瀏覽人次:30019 收藏人次:3014288
轉授、教授。如:「薪傳」、「傳授」、「傳教士」。
    
瀏覽人次:7485 收藏人次:1798869
木柴。如:「薪柴」、「杯水車薪」、「抱薪救火」。
待遇、工作酬勞。如:「薪水」、「底薪」、「月薪」。
薪盡火傳     
瀏覽人次:4448 收藏人次:103111
本指柴薪燒盡了,而火種仍可留傳。語本《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後比喻師生授受不絕、傳承綿延不盡,世代相傳。《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風流雲散,賢豪才色總成空;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也作「薪火相傳」、「薪傳」。
林懷民     
瀏覽人次:1448 收藏人次:0
成就獎[1] [2]。 作品1974年——寒食(舞)1975年9月2日——白蛇傳(舞)1978年——薪傳1979年——廖添丁1983年——紅樓夢(舞)1985年——夢土1984年——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1991年——我的鄉愁,我的歌1993年——九歌1994年——流浪者之歌(舞)1997年——家族合唱1998年——水月1999年——焚松2001年——竹夢2001年——行草2002年——煙2003年——行草二2004年——風景2005年——狂草(舞)2006年——白˙美麗島2008年——花語
藝文     
瀏覽人次:1090 收藏人次:0
泛指藝術和文學。[例]薪傳獎的設立,在於鼓勵藝文的傳承和發展。
馮翊綱     
瀏覽人次:535 收藏人次:0
相聲創作、表演及推廣,深受各界肯定。因他長期在相聲藝術創作、展演、出版及教學之貢獻﹐獲得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及中國文藝獎章之榮譽。此外,亦為【表演工作坊】之核心團員,多次擔任主要角色。如《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又一夜,他們說相聲》、《我和我和他和他》、《暗戀桃花源》、《戀馬狂》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世新大學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著有: 相聲理論書 《相聲世界走透透》 創作劇本集 《這一本,瓦舍說相聲》、《影劇六村惡傳》,創作文集《也是路上的風景》,散文集《貓道上的駭客》,並為有聲書《摳你己襪!卡卡村》、《拗(ㄠ、)...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瀏覽人次:454 收藏人次:0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道出客家人對客語的堅持,為達成客家語言復甦與永續成長,本會透過推動「客語薪傳師制度」、「客語家庭制度」、開辦「客語能力認證」、鼓勵「客語生活學校」、設置「哈客網路學院[[2]]」、編印「客語學習教材」、製播「優質學習節目」及建立「客語無障礙環境」等八大重點,亦結合獎學金制度鼓勵通過客語認證考試之國民中小學學生,希望經由家庭、學校、社區和公共領域的帶動加速客語復甦,讓客語代代薪傳。創造客家文化復興環境 提升客家文化創新價...
雲門舞集     
瀏覽人次:436 收藏人次:0
林懷民先生於民國六十二年創立的職業現代舞團。成立以來,將中西舞蹈兼容並蓄,先後推出《白蛇傳》、《薪傳》、《待嫁娘》、《奇冤報》等舞集,普受讚許,並曾多次出國公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