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45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蘆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禾本科蘆葦屬,多年生草本。稈高一至三公尺。葉扁平,線狀披針形,長十五至四十五公分。圓錐花序頂生,稠密,長十五至四十公分,小穗紫色。穎果下有白毛,可隨風飛散,將種子傳到遠方。多生長於溪流兩岸或沼澤、溼地等地。莖皮細緻光澤,可編織蘆簾、蘆蓆。
不上蘆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是編席的材料,用以代「席」。上不得席面,指不成材、叫人看不上眼。《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我把你這不識抬舉不上蘆葦的忘八羔子!你那老子挺了腳,你媽跟的人走了,我倒看拉不上,將了你來養活,你扯般不來,說我惡眉惡眼的!」
蘆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此舞起源早於1066年,即丟擲蘆葦之舞,為墨西哥Pahuatlan及伊達哥(Hidalgo)地區的歐特密(Otomi)印地安人的舞蹈。在墨西哥中部的阿茲堤克人(Aztec)的月曆中,阿克特(Acatl)即蘆葦之意,為一日和一年之名。他們以二十五年為一輪,稱之為束。此字Acatlaxque的象形文字即由蘆葦捆成的一束〔見阿茲堤克舞蹈(Aztec Dance)〕。蘆葦舞約由十二位青年男子及馬林奇(Malinche)所表演。馬林奇為一男孩,身穿白長衣,手執一葫蘆,蘆內裝著一塊漆木或一條節狀的銀製蛇。其他的舞者身穿白棉布套衫,紅色及膝長褲,並以一紅色頭巾在一肩上繫成十字形,頭戴一錐形附有飾帶的紙...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蘆葦粒毛盤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囊盤表生,凹盤,直徑約0.8-1.0厘米,具有短柄,子實層新鮮時為白色,乾燥後轉為黃色,披覆白色短毛,末端無明顯樹酯狀分泌物,無菌絲層。毛為圓柱形,薄壁,整個覆蓋著顆粒,毛50-65 × 2-3 微米,其末端有些不規則膨大,最寬處約2.5-4.0微米。子囊圓柱棍棒狀,頂端近圓錐形,大小 (42-)45 -55 (-60) × (3-) 4 (-6) 微米,無產囊絲鈎,具有8個子囊孢子,以梅瑞氏染劑染色子囊孔口變藍。子囊孢子為鈍的紡錘形或長橢圓形,無色,大小(7-) 8-9 (-12) × (1.2-) 1. 5 (-2.0) 微米,子囊孢子兩端具少許油滴。側絲披針形,超過子囊15-22微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參見「蘆葦」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蘆葦」條。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信孝友這樣的禮法看成浩渺煙波,把安身之處當成承載我的舟船。從前馮夷得道而能悠遊大川,漁夫語畢便順著蘆葦離開,我想也是如此罷了!」德孚話中用了《莊子》中的兩個典故,馮夷和漁夫都是得道高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體,所以能安於所處的境遇,無入而不自得。德孚以此喻己,說明自己的行為並無矛盾,反而是反樸歸真,以本真去應和環境的變化,再順勢表現在行為上,所以無法以一般「隱」與「不隱」的形式來作判斷。也正因為他了解順道而行的哲學,所以才能「隨所寓而安之為舟舫」,即使在充滿人為虛文的世界裡,亦悠游無所累。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蘆葦或藤類等的莖劈成的細長薄片。如:「韋篾兒」。《西遊記》第二三回:「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
用竹片或蘆葦片等編成的。《書經.顧命》:「牖間南嚮,敷重篾席。」唐.唐彥謙〈蟹〉詩:「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
一望無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眼望去看不著邊際。形容寬廣、遼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比舊路絕然不同,四望盡是水鄉,只有蘆葦菰蒲,一望無際。」《老殘遊記》第一回:「朝東觀看,只見海中白浪如山,一望無際。」
蒹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荻草與蘆葦。《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近蓼洼,望平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