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6.16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咬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半圓形包子割開,夾進豬肉、酸菜、花生粉等做成的麵食。習俗上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時食用。也稱為「割包」、「刈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牙齒切斷或夾住東西。如:「咬斷」、「咬人」、「咬住」、「咬了一口麵包。」
蚊蟲叮。如:「我被此地蚊蟲咬得快受不了了!」
認定不變。如:「一口咬定」。
牽連別人入罪。如:「反咬一口」、「說話要憑良心,可別隨便亂咬人!」
發音。如:「咬字不清」。
皮膚與植物或化學製品接觸而過敏。如:「這清潔劑會咬手,你要記得戴手套。」
咬文嚼字:非常仔細的斟酌文字的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動物。頭大,眼小,耳大,身體肥胖,四肢短小,鼻與口吻長。肉可食用,皮可製革,鬃毛可製刷子等。為常見家畜。如:「毛豬」。
豬八戒:西遊記小說中的人物之一。為豬的精靈,外貌醜怪,貪吃又好色。後用來罵人醜陋或貪慾。如:「你看他那貪吃的樣子,真像個豬八戒。」
刈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小吃。將半圓形的包子割開,夾進豬肉、酸菜、花生粉等餡料而成的麵食。習俗上是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時吃。也稱為「割包」、「虎咬豬」。
割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小吃。將半圓狀的特製包子,分割為兩片,再夾入半肥半瘦的豬肉、醃菜、花生粉等。也稱為「虎咬豬」、「刈包」。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