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00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虎的鬍鬚。如:「捋虎鬚」。
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老虎的鬍子。比喻做冒險的事。《三國志.卷五六.吳書.朱桓傳》裴松之注引《吳錄》:「桓奉觴曰:『臣當遠去,願一捋陛下鬚,無所復恨。』權馮几前席,桓進前捋鬚曰:『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權大笑。」唐.韓偓〈安貧〉詩:「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也作「拔虎鬚」、「撩虎鬚」。
燕頷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容貌生得威儀,有富貴之相。《水滸傳》第七回:「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頜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也作「燕頷虎頸」。
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虎嘴上拔鬍鬚。比喻做冒險的事。《水滸傳》第一一回:「潑賊!殺不盡的強徒!將俺行李那裡去?洒家正要捉你,這廝們倒來拔虎鬚!」也作「捋虎鬚」、「撩虎鬚」。
2.一種古老詐賭術。民間把這種詐賭集團叫做虎鬚黨,稱其手法為「拔虎鬚」。後為詐欺、詐賭的代名詞。清.劉家謀〈海音〉詩:「虎鬚手捋自棻迷,那更圍魚一網提。」自注云:「手握三籤,藏其根,露其梢,一根繫紅繩,垂於外,若可辨,若不可辨。猜者置錢其梢,以得紅繩為勝,勝者三倍償之。然隨手抽換,罕能中者。輒罄資以歸,謂之『虎鬚』。」
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撩弄老虎的鬍鬚。比喻冒險。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擔驚受怕的撩虎鬚,救得您潑賤軀幾乎!」也作「拔虎鬚」、「捋虎鬚」。
倒豎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氣時鬍鬚豎立的樣子,凶猛嚇人。《三國演義》第四二回:「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物的觸鬚。如:「羊鬚」、「鼠鬚」、「捋虎鬚」。唐.韓偓〈已涼〉詩:「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除。如:「捋虎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織、編結。《文選.張衡.思玄賦》:「襲溫恭之黻衣兮,被禮義之繡裳;辮貞亮以為鞶兮,雜伎藝以為珩。」唐.李白〈對雪醉後贈王歷陽〉詩:「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