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處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四節氣之一。陽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此日過後,夏天的暑氣漸將結束,天氣漸轉涼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場所。如:「各處」、「住處」、「通信處」。
事物的部分。如:「好處」、「長處」、「用處」。
機關團體的組織單位。如:「人事處」、「訓導處」、「總務處」。
置身。如:「處境」、「設身處地」、「處變不驚」。
辦理。如:「處理」。
對有過失的人加以制裁。如:「處分」、「處罰」。
交往、對待。如:「相處」、「和平共處」。
決斷。如:「處決」、「處斷」。
男子在家未出仕或女子未出嫁的。如:「處士」、「處子」、「處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與「寒」相對。如:「消暑」、「暑氣」、「避暑」。
盛夏。如:「暑假」、「暑期」。
二十四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古代曆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劃分。指一年中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對農耕步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也稱為「二十四節」、「二十四氣」。
立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說2 夷則之音3 性質4 立秋神5 與「立秋」有關的俗諺6 關鍵字7 參考文獻 概說陽曆約八月後(農曆七月)接著是處暑, 此段日子可感覺出炎熱的天氣漸漸轉涼。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相對小暑,立秋後則是日趨涼爽的氣候。 夷則之音我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辟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而律呂證實每種氣候來臨。律呂指的是在陝西、河南邊界,形狀傳言像竹子卻不是的呂管,依一定長短粗細,傳說中埋於天山的陰谷,共十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