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9258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蚺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蟒蛇的別名。參見「蟒蛇」條。
|
綠森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nectes murinus (Linnaeus, 1758)
相對於世界最長,產於東南亞的網紋蟒,綠森蚺乃是西半球最大的蛇類,事實上,牠也是世界上體型最粗的蛇類。體色多為棕綠色或棕橄欖色,體側點綴著些許圓形的黑色斑紋。
南美洲安地斯山以東,玻利維亞至巴拉圭之間的赤道區域。
棲息於熱帶雨林之溪流、莽原之河流、沼澤與草澤,以哺乳類、水鳥甚至鱷魚為食。胎生,每胎產約10~20條仔蛇。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蚺科(Family Boidae)
|
巨蚺(紅尾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a constrictor (Linnaeus, 1758)
頭部前端窄小,體色變異大從銀灰色、灰色或黃褐色均有,具暗紅色或褐色之斑紋尾部為暗紅色或深褐色,體長多為3公尺,最常可達4公尺。
中、南美洲。
棲地極為多樣化,從乾旱的草原,灌木叢到乾旱的熱帶雨林均可發現,胎生,以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為食。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蚺科(Family Boidae)
|
蚺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舌的樣子。《六臣註文選.卷一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跧伏於柎側,猨狖攀椽而相追;玄熊蚺䗊以齗齗,卻負載而蹲跠。」唐.李善.注:「蚺䗊,吐舌貌。」也作「舑舕」。
|
玫瑰兩頭沙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rina trivirgata (Cope, 1861)
頭小,體型粗壯,尾極粗短,鱗片光滑而具有光澤,體背及體側共有3條桃紅色縱紋。
北美洲西南部。
棲息於沙漠地區的半穴居蛇類,夜行性,日間蜷伏於岩縫或洞穴中,以小型哺乳類為食。胎生,每胎可產5~8條仔蛇。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蚺科(Family Boidae)
|
古巴林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opidophis melanurus (Schlegel, 1837)
頭部較小、眼部具垂直之瞳孔、尾短,體長在80公分以下,體色多變,較常見者是黃褐色或淺黃色,成體體背有不規則的黑色花紋。
古巴。
地棲性,棲息地極為多樣化,包括雨林與次生林底層、岩石坡地等。胎生,以蛙類、蜥蜴、小型哺乳類為食。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林蚺科(Tropidophidae)
|
圓島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sarea dussumier (Schlegel, 1837)
頭與頸部明顯區分,尾扁平,全身為褐色並有不連續的側帶,體長可達1.5公尺。
印度洋的圓島。
棲息於熱帶雨林,夜行性,以小型哺乳類、蛙類與蜥蜴為食,野外族群可能已滅絕。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雷蛇科(Family Bolyeriidae)
|
虹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picrates cenchria (Linnaeus, 1758)
體型較為細長,頭背部中央有1黑色條紋,有數個不同的亞種,體色多為黃褐色或紅褐色,且鱗片具有金屬光澤。巴西虹蚺是本種中最為漂亮的亞種,全身為鮮豔的橘紅或玫瑰紅色,體背有一系列的黑色圈紋,體側也有一系列眼點狀的黑色斑紋。
中、南美洲。
棲息於熱帶雨林及草原,兼具地棲及樹棲性,以鳥類及小型哺乳類為食。胎生,每胎可產20條仔蛇。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蚺科(Family Boidae)
|
綠樹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rallus caninus (Linnaeus, 1758)
頭背部前方具有較大型鱗片,成蛇體背為鮮綠色,間雜有不明顯之白色環紋,腹部為夾雜著綠色的鵝黃色,上唇鱗之間具一系列感熱唇窩,體長可達2公尺。幼體之體色則為磚紅色、黃褐色或黃色。
南美洲。
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性,胎生,以鳥、蝙蝠及樹棲之小型哺乳類為食。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蚺科(Family Bo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