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蝕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相與印刷技術未發明以前,碑刻因捶拓無度而字跡逐漸模糊崩損,稱為「蝕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被月亮遮住或月亮被地球遮住,所產生的陰影現象。如:「日蝕」、「月蝕」。
缺損、損壞。如:「蝕本」、「侵蝕」、「剝蝕」、「腐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石的紋理。《說文解字.水部》:「泐,水之理也。」
1.石頭依其脈理而散裂。《周禮.冬官.考工記》:「石有時以泐,水有時以凝。」
2.雕刻、銘刻。如:「泐石」、「泐碑」。
3.書寫。常用於信函中。清.袁枚〈答長州明府楊鏡村書〉:「特泐數行,上塵清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