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49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蠑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兩棲類中的有尾目。形似蜥蜴,皮膚粗糙黏滑,背面暗黑色,腹面朱赤或橙黃色,雜以黑色雲紋;四肢短,尾側扁,步行用肢,游泳用尾。常居於溪流、池塘或石隙、樹洞等陰溼處。也作「榮原」、「榮蚖」。
東方蠑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ynops orientalis (David, 1871)
成體皮膚光滑,具細小疣粒,背中央稜脊不甚明顯。四肢細長,指4趾5。體背面為黑色,一般無斑紋,腹面鮮紅色,偶爾有黑色斑紋,肛前半部及尾下亦有紅色,頭小型,成體約6.1~7.1公分。
廣泛分布在中國大陸南部各省。
主要棲息在平地到1,000公尺之山區,在池塘、水池、水潭、泉源、水溝及水稻田內,繁殖期為3~7月,此時,雌雄大都靜伏在水草中,交配行為複雜,交配完後雌體分批產卵,卵單粒,黏在水草上。每季雌體約產100~200粒卵,幼體當年度可變態完成。食物包括蚊、蠅幼蟲或成蟲、水棲昆蟲及蚯蚓等。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蠑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
香港蠑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ituroides hongkongenesis (Myers & Leviton, 1962)
成體大約15公分,外表粗壯,背部色深,褐色或橄欖色,頭扁平,身體背面從頭後到尾部有一中間稜脊,接近尾部呈帆狀。腹面為黑色底,但有不規則紅色斑紋,唯從泄殖腔開口到尾末端則成一明顯紅色線條,指4趾5。
在香港、九龍、大帽山等地。
生活在山區溪流,尤其是小水潭附近,岸邊長有水生植物。以蚯蚓、蝌蚪、小蝦或水棲昆蟲為食。繁殖季從11~2月。卵黏附在水生植物上,每次約可產120個,約3~6個星期孵化,蝌蚪期約7個月。此種雖在1962年被命名為香港特有種,但在華南有極為類似之種類,故其分類地位還可深入探討。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蠑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蠑螈」、「螈蠶」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蠑螺」、「蠑螈」等條。
兩棲類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同時生活在水中和陸地動物的統稱。屬脊椎動物,通常為變溫動物。卵多產於水中,幼體用鰓呼吸,長成以後,可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和皮膚呼吸。通常沒有鱗片及爪,皮膚光滑、潮溼。可分為無尾類、有尾類、無足類三類。如青蛙、蟾蜍、蠑螈等。
鯢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有尾目。外形似蠑螈,身體扁長,頭部扁圓,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有四趾,後肢五趾。棲於溪流岸旁洞穴,捕食蛙及魚類。能登樹食山椒皮,體臭略帶山椒味,因其聲音像嬰兒哭聲。也稱為「大鯢」、「山椒魚」、「人魚」、「娃娃魚」。
交配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如鯽魚、刺魚或蠑螈等兩生類在繁殖期間所呈現的特別體色。多只發生於雄性。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