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南方的少數民族。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鸞,本蠻人也。」王利器.集解:「『蠻』為當時居住河南境內之少數民族。」
2.野蠻人。如:「你怎麼像蠻人一樣,蠻不講理。」
高貴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貴蠻人說」係由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所提出的一種論說。盧梭認為社會文明使得人們墮落不堪,人們唯有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始能真正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因為自然狀態是善的;盧梭甚至主張凡是來自造物主的手,都是善的,一經人手則都墮落了。人也是一樣;原始狀態中的人,沒有私欲,沒有惡行,沒有罪惡,因而他們才是高貴而善良的人。相較之下,文明社會中的人,由於私欲充斥,心靈早已墮落了,在盧梭的眼中,文明人的德性是比不上所謂野蠻人的率真,因此盧梭提出了「高貴蠻人」的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落後的、未開化的。如:「蠻邦」、「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嫌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被懷疑與某事相牽連。《三國演義》第九○回:「蠻人累有廢殺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終不相信。」《紅樓夢》第九回:「賈珍亦風聞得些口聲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
生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1.稱未受教化的人。例:你仰像生番共樣,恁毋講道理。(你怎麼像野人一樣,這麼不講道理。)
2.罵人沒有教養。例:莫像生番樣仔,在這位搣衰人。(別像沒教養的人似的,在這裡搗亂。)
野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開化的蠻人。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雲南七.麻里長官司》:「野人者在二長官司界外,赤髮黃睛,樹皮為衣,夜宿樹上,醜惡兇悍。逢人即殺,無酋長約束。」
帖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屈服。宋.王安石〈彰武軍節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狀〉:「公許之入贖自首,還故地而至者數千人,後遂帖服皆為用。」《三國演義》第九○回:「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也作「帖伏」。
涉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入險境,冒險。《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險,為蠻人所算,失其銳氣耳。」
黃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字公覆,三國吳零陵泉陵人,生卒年不詳。初任郡吏,後隨孫堅起義。蓋姿貌嚴毅,善於養兵,每次征伐,士卒皆爭先。赤壁之役,建議火攻,大破曹軍,升任武鋒郎將。武陵蠻人造反時,領兵討伐,平定後,累加偏將軍,病逝於此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